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阅读:70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8/24 11:23:2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求抛砖引玉。
一、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造等等,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导火索,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教师要教会学生发现源泉,引导学生从源泉中引出流水,当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不懂,提出疑问时,就是发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生疑。当学生因为不懂去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积极思考时,就是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去释疑。当问题解决时,就成为一个重大发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摘取王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就是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历史组在2005届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一8%,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
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分为初、高中两个轮回,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初中的翻版。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由于得不到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信息反馈,在教材的取舍上,课堂教学的处理上,难免与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因而学生会感到乏味,从而把历史课看作是“45分钟的煎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可以从电脑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信息,学生由于知识面以及生活阅历的浅显,而产生种种疑问,却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供与求的矛盾。那么,实行问题教学法,一则,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问题,有的放矢的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缓解教学内容过多、课时偏紧的压力;二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取舍。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其二是在中学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都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有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多元化的去思考问题,从不同方案、不同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附件大小:271K  附件下载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zywcoo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