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阅读:110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9/28 8:56:29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实际 严格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初中地理教师肩负的重任。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学、思、创”的精神。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着重教给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要研究学生个体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大胆质疑,开展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现代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进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从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实施创新教育,社会、学校必须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让教师能够放下包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的教育中。同时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创新;学生也要转变死记硬背的旧观念,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能力上来。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中学地理教师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外,还要在充分挖掘教材、设置新情境、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求异创新等方面多下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可选择的还有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唯一”上,而是努力促使学生去探索“多”。对地理中许多时事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启发学生不仅会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还会跨学科用历史、政治等相关知识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质疑、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创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课后练习时,通过布置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考虑到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留给学生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这样,通过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坚持创新、取得成就的根本保障。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施创新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困难。作为创新教育的推行者之一,中学地理教师除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创新教育外,还应按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形势,使其认识到形势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其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创新教育。另外,还应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使学生的创新活动持之以恒,逐步形成创新的人格。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虽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和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一定会把创新教育全面推向深入。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hpailiuli0306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