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下,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大纲,教材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呈现出“一标多本”的精彩局面,由于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者对课标精神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课标要求所采取的叙述也有很大不同。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我以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依据课标,补充教材资源。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对于列强的侵华,教科书中叙述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对于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教科书主要叙述定海人民的抗争、北洋舰队的抗争、义和团的抗争。很明显,只利用教科书的叙述很难实现课标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补充相关的确凿的史实,只有占有详实可靠的典型的史实资料,才能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补充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以及葛云飞、刘永福、聂士成等民族英雄英勇抗敌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使得中国没有灭亡,体会到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不屈的斗争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奋起的宝贵财富。
第二,理解课标,整合教材资源。面对上面的课标要求,教科书在该单元各课的编写上显得有些零乱,不便于学生清晰地抓住历史的脉络,为此,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进行大胆整合教材,从而有效落实课标。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我先用“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这一线索整合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对这四次侵华战争进行比较,加强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再用“1840年至1900年中国军民的反抗”这一线索整合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群众为保家卫国进行的定海人民抗争等史实,清政府军队北洋水师进行的黄海大战等史实,并对这些反抗斗争进行归纳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感悟课标,质疑教材资源。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一的学习目标的表述中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这是政治文明历程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但是,教科书在叙述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说“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事实果真如此吗?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美国历史学家皮特•N.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提供了一段有趣的史料:“在1914年的前不久,驻维也纳的一位比较重要的欧洲银行家试图推测欧洲主要国家的稳定前景,以便可以为将来进行明智的投资。他假定根据过去的政治稳定趋势最能推测将来的情况,所以他选择了3个显然具有强大的君主政权的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当时法国是一个新崛起的共和国,英国动荡不安,意大利则缺乏任何稳定的传统,到1920年,他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因为他选择的3个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体了。”以上两则史料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并不深入人心。即使是在一战前的欧洲,民主共和的思想也绝非充分地深入民心,起码欧洲的精英人物(如材料中的银行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位强势国王存在才像一个国家,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在当时“世界潮流”形势下,中国一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便出现“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局面,很显然超越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尤其是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形势下,“深入人心”更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总之,课标是教学的指导、依据和目标,教材是实现课标要求的重要资源和平台,我们要“以标为标”,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补充和整合,甚至质疑,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教科书为桥梁,引领学生“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