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式。读《阿Q正传》,有的同学这样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确可笑可悲,但谁又能说他不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呢?他身世可怜孤苦无依,一生饱受欺凌侮辱,他的精神胜利法不是他一个人的苦心孤诣之作,而是整个社会打造的。如果没有赵太爷、假洋鬼子们的压迫与奴役,如果没有小D、王胡们的奚落欺凌,如果没有刑场看客们的嗜血麻木,又何以催生一个又一个阿Q?
这样的评述式写作,精读文本,分析鞭辟入里,不仅积累了相应的作文素材,而且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作文思维。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吸收范文的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精华,以读促写,这就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隐括”的手法,即依据原文“提纲挈领”,加以提炼、裁剪和品评,以提高写作能力。学生的阅读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写出来的文字是心灵的琼浆,这样的作文何愁没有真情实感?
2、体察琐事,感悟自然。新课标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琐碎小事,从中捕捉写作的灵感。情动于中而形于文,将真情实感灌注到日常生活中去,本着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就能从司空见惯中发现触动心灵的作文素材。如一个学生写母爱,只是选取母亲的手这一个点,写的是极为平凡的小事,委婉曲折道尽母爱之伟大:
小时候与妈妈一起坐公交车,母亲先下车,准备在车门外接我,但车上太拥挤了,年幼体弱的我,根本无法突出重围,就要够着母亲的手时,车门已经关上了,卡在门中间的还有母亲的一只手。车开动了,母亲顾不得疼,飞快地跟着车跑,用另一只手拍打车门叫停车。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她脸上挂着泪痕,疯了似地哭喊着。从此母亲的那只手就留下了永远的淤青与伤痕。
除了从身边的人和事中积累写作的养分外,还要善于静观体悟自然。我校依山傍水,触目皆是绿树芳草。我常带领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展开心灵对话。有的学生观察山上的树,在作文中写到: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它依然在悬崖峭壁上挺立,它的根倔强地捕捉岩石泥土的缝隙,深深地钻进去,它的枝叶逆风飞扬,笑傲苍穹!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我心思我事,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做好从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积累情感体验。
3、洞察世事,关注社会。作文素材的积累绝不只限于自身的生活,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具有鲜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标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要求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生活作文观,把作文教学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中。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许多试题也都注重引导考生关注社会、表达感悟,引发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让考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导向的变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如媒体曝光的“楼脆脆”“楼歪歪”事件,要求学生用一句精粹的话来评述这一现象。有学生这样评价:与“楼脆脆”“楼歪歪”一起坍塌的还有相关政府部门和地产商的职业责任和道德良知。
了解社会热点,解读焦点时事,读写结合,不拘形式,不限内容,长短随之,学生少受拘束,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水平提高效果明显。
把学生引到水源之处,一旦学生主动投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作文教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读写结合促积累,使写作成为学生抒写性灵的需要。 “观千剑以识器,操百曲以知音”,当学生兼收并蓄,广泛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的表现欲、创作欲就会油然而生。也许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疗救写作主体的缺席导致学生情感缺位,写作素材的贫乏致使学生谈文色变的弊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