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让语文教学绽开诗意的花朵

阅读:207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2/22 11:52:46
 二、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是在平等对话中生发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首先,它以教中心,学围绕教转,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被简化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其次,它还表现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亦步亦趋,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无条件的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于是,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课堂成为了天性的监牢,教学成为了自由的枷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但是在缺乏平等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情况,任何形象、语言、情感、体验都物化成一个个符号,成为强势对弱势的无情挤压,更别谈什么诗意和幸福感。
 所以,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首要任务是使师生之间的心理失衡恢复到平衡。为此教师要尽量消解自身的权威,放低姿态,淡化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知识的崇拜,使师生双方都能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对话,进行有效的“交往与分享”,使学生消除对话的心理障碍,并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他人说话的权利,使师生共同养成对他人话语的敬重,对话语权的尊重,给对话以民主平等的土壤,让其成为一种言语生命的赏识。换而言之,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而这种过程,正是学生在平等话语权下,自我品读,自我表达,积极鉴赏、领悟体会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那么学生身处课堂所感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幸福,不是枯燥而是洋溢于生命周围的浓浓诗意。
 三、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是在教师语言中体现的。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强调它的重要性的:“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语文老师或者吐词不准,发音不清,方言混杂,不知所云,或者词汇不丰,语言缺乏形象性和感染力,学生听了味同嚼蜡,或者平铺直叙,绝无起伏,如同死水一潭,或者罗嗦重复,毫无逻辑,虽然滔滔不绝,却混沌不堪,或者毫无生气,冷淡无聊。这样的课堂语言又怎么能够引导学生解读一篇篇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又怎么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形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共鸣呢?所以,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教师独弹古调,讲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学生木然置之,甚到昏然而睡。而优秀的语文教师,会积极的利用语言艺术和语言信息,使课堂变成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使学生听起课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使学生心情舒畅,进而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语言能够让课堂充满诗意呢?我想,首先保证语言的准确性。语文教师应该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咬字吐音,清晰明畅,使学生倾心聆听,而无疲惫之感;还应该用词准确,逻辑严密,那些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是对诗意化的一种严重伤害。其次保证语言的形象性。没有鲜明的形象,就难以创造出一个美的语言氛围。教师若能用教学语言描绘出鲜明的形象,表达出优美感人的意境,让学生去体味其中的意境美和形象美,就更能唤起他们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使他们动心动情,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语言中所体现的审美情感。再者保证语言的幽默感。美国教育专家赫布·特鲁指出:“幽默是教师的助手。”他还说“幽默的力量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德国的海因·雷曼麦也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为人接受。”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充满愉悦。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说随想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
 面语言,授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可见,准确,形象,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听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使语文教学诗意化。
 当然,使语文教学诗意化的途径,远不止以上三点,但笔者想通过以上三点,使广大语文教师意识到语文教学犹如充满张力的宇宙,只有最大程度的拓展它,才能诠释它的美,发挥它的美,挖掘它的诗意。而教师用诗意来引导诗意的时候,学生才会于自然、人、社会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迷人的、令学生无限向往的课堂。
(胡岭)
12
     来源:网络  编辑:[email protected]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