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

阅读:128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2/27 11:40:37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地理课程改革方面,地理实验教学因其实践性、探究性强,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良好途径,符合课改理念。根据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改革纲要,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对实验教学首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随着地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地理教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地理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这一根本性、导向性的问题,希望弄清楚新课堂与旧课堂到底有哪些区别,以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条理、有节奏、有重点的师生之间知识传递和心灵接触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对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把握和调节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这里,本人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仅供广大同仁再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这一问题时参考。
一、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课堂
    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及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动力。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层层深人。要想能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地理。要把一节地理课上得让学生“满脸通红、两眼发光、发言积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地理。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3、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地理。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
二、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运用地理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进入对话状态的地理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与师生对话所构成,并且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能挖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四个显著特征或重要作用。因此,地理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生本对话是对话的一种主要形式。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过程,既是指学生自学教材后产生感悟,提炼观点,到教材中寻找依据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的解读过程。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地理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地理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地理实践活动。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在教学中要想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不同,每个人都有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因此新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仅如此,当我们看待同一事物时,由于认识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这种独特理解,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一方面不断地完善、发展看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在这方面每个人的贡献都是独特的。新课程应由理性、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由原来的关注科学规律和法则,回到关注孩子的情感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由以科学为中心,回归到以生活为中心。新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这确实是新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基石。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新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课堂
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它相对于接受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或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的主题可以是以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探究的欲望,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2、探究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有多大。例如:“青藏高原”、“地势高”是形成该地区区域特征的关键性地理要素。该地区的气候、水文、农牧业、工业生产的分布、交通及区域文化等诸方面均与“地势高”密切相关。学生在探索与之密切相关性的问题过程中,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上有着更大的空间,它不是学生简简单单地读读教材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仔细地研读教材,深入地思考。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学生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最具探究价值。太难太易都没有探究的价值。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探究是一句空话,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事实上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的课堂一直是“一言堂”、“满堂灌”,还有什么探究可言。
总之,我们的地理课堂只要体现出“快乐、对话、开放、探究”等特征,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爱学地理的人,会学地理的人,有地理运用能力的人,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倒带2006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