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阅读:21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5 10:11:08
2.3自主构建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生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也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时,运用实物、实验、媒体等多种手段,轻松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好地展示了渗透现象、植物细胞吸收失水以及质壁分离及复原等过程,使微观过程宏观化、静态媒体(图、表、文字信息等)的动态处理,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使难点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同时,通过该环节的优化处理,使传统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3.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当学生经历了实验等科学过程的探讨后,在他们头脑中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论。所以,他们有开展各项活动的需要,希望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才能。这时,应让学生把努力的学习成果尽情地表达与展示,让他们感受成功,感受创新的威风。学生是有差异的,而创新也变得五花八门了,我们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激发他们课后的后续活动。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能最大限度向学生展示和提供更多的知识素材,增加学生获取新知的最优途径(学生——网络),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使其主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让所学新知识真正入手。
5.应用媒体优化教学设计
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是,一切对象和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来间接地感知到他们所学习的对象或现象,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由于生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中,许多生命现象、生理活动是很难简单的用语言、板书或挂图所能讲清楚的,因此常将它们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解释,学生在学习时就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常常感到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化后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来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内在的规律,而不是通过抽象的信息获取知识,使教学上的一些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为解决和突破教材重难点及达到预期目的,本节课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检测与反馈处理的全过程,使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明了、直观、形象生动,使渗透作用这一微观过程的宏观化处理,跨越实验耗时较长的时间限制,轻松实现跨学科、跨章节知识的交融学习,便于学生适时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能更好地调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通过此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STS统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与水污染的现状,了解合理灌溉的必要性,让学生树立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正确观念。
6.关注细节,追求完美
整个设计尽管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但对高中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意识估计不足,使预期效果不明显。在教学全过程中对专业术语的强化不够,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与精练的训练还有待加强。例如要求学生从分子水平解释渗透这一微观过程时,学生往往表述不清、不准、不全。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有意识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体感受应当加强学生知识过手能力要求。学生的知识处于缄默状态的还比较多。以后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用以回顾或师生共同研究强化达到知识的真正过手。在学生知识和能力体验方面还要适当加强。在学生的协作学习方面还要适当加强,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落后。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摸索与实践,还有许多不足。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唯一、绝对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中,愿更多更好的适合素质教育的现代生物教学模式能创建出来。
12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