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课文教学应成为阅读与作文训练的基地

阅读:26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22 9:38:10
摘 要:课堂内外相促进,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发挥课文的“凭借”和“例子”功能,是课堂教学价值的根本所在。依我拙见,生活是由无数鲜活的例子构成的,而课文只取其典型,若能以此典型为旗帜,号召起生活中众多鲜活例子,语文教学也不再要填鸭式,学生作文也不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课文教学,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三者之间不分彼此,相辅相成。教师要使三者有机结合,让课文成为知识的载体,方法的金字塔。
关键词: “角色互换” 读者心理 同理联想 “拿来” 畅游串联
从一个学生写作爱好者,到语文教师,三年来我一直在这两者之间穿梭、徘徊。几个问题困扰着我,一直思不解其因,教不得要领。如学生朗读语调平淡、毫无感情投入:把朱自清饱含哀愁与挚爱的《背影》读得如街边小故事,甚至带着嬉笑,古诗文更没停顿抑扬可言。足见学生在朗读时毫无“披文入情”,文本的内容并未进入学生的脑海,更别提形成一幅鲜活的画面了。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认为写作“可望不可及”,课文只是任务的象征,不是知识和方法的载体,更非良师益友。
再有,据我了解,学生做课内阅读——想老师是怎么讲解的,而非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做课外阅读——我们是被抛弃的一族,一切靠自己。邂逅作文——生活枯燥乏味,“孤陋寡闻”,如果我有作家那样丰富的经历,也写得出来。抱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懒人比比皆是。根本在于缺乏发现生活美的灵性。另外,学生习作文体特征不明显,读与写脱离,不能学以致用;没有列提纲,构思的习惯。成品是第一遍的思维过程,可谓“草稿”,语言毫无加工,素材没经裁剪,中心处于游弋状态,写到哪游到哪。
根据以上疑问,我尝试了几种方法,与同行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得以完善:
一、“角色互换”双重体验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好记叙文是根本。但记叙文最容易写,也最难写好。除了上面提到的素材不丰富外,故事情节安排也是大难题,学生叙述难有波澜。这我就尝试借用心理学的知识,先跟学生分析几个赵本山的经典小品的爆笑频率和笑点,做做编剧,做做观众。
然后找一些主要以心理活动推动情节的小小说,如台湾作家林双不的经典小小说《枪》,内容写的是作者深夜搭乘计程车,从上车到下车,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神色有异的司机看来随时要向他下手。他哪里知道,司机比他更加惊惶。因为他的旅行袋露出一截枪管。我边读边问,有时让学生猜下文,有时问学生为何要这样写,有时问学生听到此你在想什么,你心情如何,换了你是作者,你如何安排下面的情节等等问题,如此几番“角色互换”,学生对读者和作者的心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之后就是创作实践,我让学生以司机为作者写一篇小小说。这次习作可以说的这届初三学生积极性最高的一次。除了原文的素材仿写、借用外,很多学生对情节作了创造,细节是设置得如临其境,出来了很多读起来耳目一新的文本,最后为了共享这些创造资源,我又组织学生互改作文,再次体验双重角色。
抓取自我的心理活动也是初中生作文的一个盲点。还没成为一种自觉(自我觉察)的能力或习惯。这也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及时提问学生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自我神奇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了心理活动的抓取,就等于有了抒情句和议论句,这样的作文就不会如账本了。
二、“知人论世”同理联想法
在一些历史比较久远的文本,比如古诗文、议论文等都会有些拓展类训练,如了解作者相关背景,阅读作者其他的作品,或他人同类的文本,以达到“知人论世”,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以往我们都习惯下课前或课后点一下,让学生课外完成这些任务。但熟知老师心理和“表达技巧”的学生,自然知道这些都是非考试范围。于是都当耳旁风。但如果老师对相关的情节作精彩透露,藏头露尾式,定能激起学生欲知详情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拓展课外阅读,而非老师布置要看什么,试回头想想我们当年做学生时,对于老师这样无关于考试内容的话,有几个人记得,又有几个“傻瓜”去做了呢?
俗语有云:一理通,百理明。在教授议论文时,如果让学生把相关、相反、相类似的事例都搜罗一遍(以往课文、课外书、生活事例等),这样不仅发挥了课文的“例子”功能,还为学生的习作解决了素材调阅问题。有用的东西才会去留心,当学生把一些生活素材搬进自己作文时,成就感会激发其留心观察周遭人、事、物的积极性,从而积累有血有肉的鲜活例子。
如学习《拿来主义》和《鱼我所欲也》这两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发散收集。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了:拿来主义——“拿来”同学的学习方法、“拿来”名人的作息时间表、“拿来”课文中的素材、“拿来”电视剧里的与父母的相处之道、“拿来”政治论试题的“三段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买衣服和买文具之取舍,父母坐车和买文具给我之抉择、早上睡懒觉和熬夜的选择、参加文娱活动和复习的割舍、孝顺父母和玩耍的取舍等,这些例子的思想性也许都不是很宏大,但却是来自学生的内心,具备真情实感和生活趣味。
三、“走进去,走出来”畅游串联法
备课时,我们要“钻进去,出得来”,那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同样需要“走进去,走出来”两个过程。学生必须“走进去”,当自己是作者,或是旁观者,亲身体验一番,带着“五官+心”,把文本还原为生活形象,必要的可以进行表演,如此畅游一番是真正的阅读,这样的事例才能真正为读者据为己用。否则都是过眼云烟,形象和情景记忆永远都是最鲜活最深刻的。而“走出来”就是以文本为聚合点,发散联想,串联起自身的阅历资源,然后通过师生分享,达到素材、经历的丰富,这样的课堂就如看生活电视剧。每每这样的游历式阅读,会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遭生活的兴趣和敏感度,从而带着一颗发现的心去生活,去阅读,去作文。
针对于散文、小说等记叙类文体,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待学生“走出来”之后,就开始了自我的创作,如仿写经典,改写片段。如教授《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旅游景点推介策划、陶渊明的随从侧记、桃源游子回乡记、桃源一角、桃源历史渊源考查、“太守进村”后的废墟等等主题,最后选择旅游景点推介策划和“太守进村”后的废墟的小组的创作最有创意和时代性。类似的写景散文,学生都会条件反射地进行这样的再创作,乐此不彼。
如果是写家乡景色的文章,如《故乡》、《济南的冬天》、《故都的秋》等,则先介绍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然后拉开学生与故乡生活的距离,赋予学生发现美的杠杆基点,对熟视无睹的东西刮目相看,高中学生尝试把故乡的照片拿来做作文凭借,审美角度立刻转变,效果不错。
我曾试想,高考、中考的阅读和作文题目,都可以在所学课文中找到类文。阅读,课后习题可以作为阅读训练基地,这样每学一篇课文,就如同做了一篇阅读训练。而作文,可以把课文中的素材稍作处理就可以用于答卷,或仿用课文的结构,但拥有包罗万象的知识的学生却未必能把这些类文从记忆中调阅出来,因为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大脑储存知识的方式是堆积式,而不是建构式,不是“记忆宫殿”,而是“记忆仓库”。
根据课文特点,以课文为“凭借”、“范例”,发挥课文的窗口、网结作用,收罗起学生的生活素材;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教学生从课文中每课一个重点地训练学生阅读或作文方面的技巧,让课文教学成为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基地。我相信不久,学生就会把课文当良师而非任务书,把阅读和作文当舞台,甚至是可以尽情驰骋的疆场。
     来源:网络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