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谈创新教育与“问题情境”创设

阅读:57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2/16 14:44:29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新问题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考习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其基本方式有:一是“假如”式发问,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对问题的情境进行假设。例如,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克隆人技术,如提出:“假如你是一名克隆人,面对世人的目光,你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克隆人所可能出现的家庭以及心理、伦理问题。二是“比较”式发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等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掌握各自的特征和本质。例如,“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试管婴儿”与“试管苗”等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在比较中思考解决问题。三是“质疑”式发问,给学生介绍那些似乎无法理解却是科学史上曾导致提出科学性问题的事实,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例如,“转基因技术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等等。四是“矛盾”式发问,利用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矛盾的观点、结论、方法等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吃基因补基因,这种说法对吗?”学生提出了完全对立的结论,以此发问,去推动学生深入思辩。此外,还可采用“可能”式发问,对问题的成因或发展作出回顾性分析或前瞻性预测;“组合”式发问,在事件发生中寻找可能的不同组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来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生物形象与本质来培养创新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注意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便设计出具有主导作用的启发性问题,增强问题的导向性、启发性,实现课堂教学卓有成效;其次要做到密切联系实际,增强知识的价值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确定学生思考的主体方向和基本途径;再次还要做到难易适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调动其一连串的心理活动,最终获得新知识为目标,创设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直接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