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浅谈“5+15教学法”——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阅读:127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7:47:44
所谓“5+15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一个学生至少出5个选择题,一堂课至少有15个学生单独发言回答问题,简称为“5+15”教学法,也可称为“5+15”教学模式。目的是改变老师一讲到底的教学现状,切实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切实的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以期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国家所需的复合性人才。根据我校学生基础不是很好,课时较紧等实际情况,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我侧重“15”的复习教学。
新课程下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而课堂提问被认为是学生获得知识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因为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但是,如果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到位,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学习无效,将严重制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发展。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的一些体会,就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激发兴趣。
学生层面的因素老师没有办法左右,能改变的就是老师自身。其实,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其核心目的就是在提高老师,正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谈到的“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堂的精彩程度,决定学生学习历史是否主动积极,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的海洋中提高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在课堂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时候,学生是不可能走神的。勤思考,历史就是一种思想的传承。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一个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怎么不受学生欢迎呢?在讲授孔子的思想“仁”和“礼”的时候,我给学生总结了两个字“顺”和“序”。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强人所难,就是要顺着他人,所以中国历史中常讲“顺民意者,得天下!”。但是如果事事顺着他人,这个社会岂不乱套,于是孔子提出“礼”的思想,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强调一个“序”字。有了顺序,才不混乱,社会才会和谐,才会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儒家思想才会得到统治者的欢迎并成为后来的正统主流思想。“仁、礼”思想和今天的“顺、序”联系到一起,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孔子的思想,学生感觉很有道理。其实,能够把“仁、礼”的思想归结到“顺、序”上来是我们长期读书,思考的一个结果。
二、减少提问随意性。
现在大家都十分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但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泛泛而问——对问题的设计没有深度和广度。只是就事论事,这样的提问肯定是耗时低效的,课堂在学生盲目的回答中空耗。上课时我们经常会问一些,如是不是、对不对等“口头禅”式的问题。在基础年级,学生有可能还会积极配合,但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丧失回答的兴趣,而且还会降低思辨能力。当然,有些问题,事先也经过“充分”准备,但对处理的内容没有多大帮助,或是重复处理同一个问题,给听课老师的感觉就是累赘、随意。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一定得明确这个问题应该在哪设置、问什么、如何问、想达到什么目的。因为设置了问题我们就得处理,问题一旦抛出,就覆水难收。 
三、增强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设计问题时应难易得当,有清晰地层次,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就以“丝绸之路”为例,丝绸之路沟通了西域各国人民的友谊和联系,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的纽带和桥梁,他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科书对丝绸之路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学了之后只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原因、经过、意义及丝绸之路的简单路线,但总体上对丝绸之路的印象比较模糊,有很多问题萦绕在学生脑中,为此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兴起于什么是时候?至今还存在吗?(2)“丝绸之路”最初的作用是什么?后来呢?现在了?(3)“丝绸之路”要穿越哪些省市、自治区?沿途要经历哪些关卡和重镇?(4)试想像古时人们走丝绸之路的情形?所用交通工具有哪些?运送的主要货物有哪些?(5)丝路是那样的繁华与辉煌,后来为什么衰落?你能否把它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联系起来?(6)丝路是否只有一条?它们在历朝各代的发展状况及原因?(7)2008年,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作为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贸易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将以“文化线路”的形式申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申报世遗具备哪些条件?意义何在?这七个问题体现的是过程与方法层次,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学会与同学共同合作探讨,交流心得,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促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go0722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