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历史:情境教学:游走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对“二毛”教学设计的优化

阅读:145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6/24 10:31:40

赵 京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关键词】情景教学,史实,虚构情节
深圳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在学校“师徒结对子”活动汇报课暨新课改教学设计比赛中,采用“体验式教学”与“情景式教学”的理念讲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通过编写《二毛回忆录》(以下简称回忆录)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前后国家的大历史与二毛个人的小历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之穿插到全课的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线索,受到了评委的首肯与师生的好评。
在回忆录中,唐老师已经申明二毛是一个虚拟的历史人物,但是这毕竟是一堂历史课,对于历史史实我们应当真实的再现,而不应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进行随意的创设。通观整部回忆录,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问题一、二毛哥哥悲愤地是什么?
在回忆录的第一章,二毛的哥哥从省城回来后悲愤地说:“中国沦落了,清政府和洋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权益。”
在笔者看来,即便是在省城读书的二毛的哥哥也是难以拥有如此先进的认识的。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谓的“不平等”是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审视的,当时的人对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理解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道光皇帝在回复奏准《南京条约》时说道:
 “朕因亿万生灵所系,实开天下大局不得不勉允所请,藉做一劳永逸之计……切实定议永杜兵萌”[1](P.636)
道光皇帝对签署《中美望夏条约》的批复中有这样的话:“著耆英等,谕以天朝抚驭各国,一视同仁,凡定制所应有者,从不删减”[2](P.655)
当时清朝皇帝并不觉得这是一桩不平等条约,而把它看作可以换来永久和平的条约。种种出卖国家利权的条款在道光帝眼中不过是“抚夷”的手段,还慷慨地对各个国家“一视同仁”。朝廷如此认识,那么作为普通民众的二毛的哥哥呢?民众的态度可以从鸦片战争前后的一些揭帖中反映出来。
广东省垣并各乡居民晓谕英夷示这样写道:
 “为尔等抗拒天兵。强进内河……目下尔等私行诈术……於香港则冀取租粮,於定海则奸淫妇女,种种不法,罪恶贯盈,我等兆民,岂肯坐视”。[3](P.293)
全粤义士民公檄(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和上一篇也有相似之处,
 “……由粤入闽,历浙入江,据我土地,戕我文武,掠我资财,致使四省生民,惨罹锋镝……盖暴其罪状,罄竹难穷,洗我烦冤,倾海难尽,是人神所共愤,覆载所不容”[4](P.304)
宁波众义民公启写道:
“自去年八月至今(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笔者注),红毛鬼子占据宁波、镇海、定海三城。四出骚扰,烦毁房屋,抄掠银钱,奸淫妇女,强夺牲畜,使我人民不得安居,生者流离,死者暴露,一切耕种买卖皆不能做,其惨毒不可胜言。”[5](P.302)
通观鸦片战争前后的民众揭帖,其主要内容多集中于英军在战争过程中的抢劫民众资财、奸淫妇女、毁坏房屋、强买强卖等行为,而对于条约中的列强取得的特权并无涉及。这些揭帖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普通阶层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由此可见,二毛的哥哥所悲愤的应该是英军在战争过程中所犯下的种种暴行,而不是中国所丧失的利权。在当时的中国,上到朝廷下到百姓,极少有人能关注到这些丧失的国家主权对国家和个人的危害会有多大,而当中国人对此有切肤之痛的时候,我们已经深深地被卷入了西方所主导的世界市场的漩涡之中。
二、二毛算不算幼童?
回忆录中二毛生于1840年,时间行进到第四章的1872年,这时的二毛已经32岁了,在晚清社会这样的年龄二毛不但结婚而且应该有孩子了吧?但是事情在这里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二毛成为“幼童留美教育计划”中的一员并和詹天佑一起于1872年8月11日坐上了去美国的轮船。
历史上,1872年8月11日确实是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发的日子,但是从逻辑上讲,那时二毛已经不是幼童了。
那么历史上的第一批留美幼童又是怎么样的呢?从林所喜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所提供的表格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批留美幼童共30人,最大的是16岁的曾笃恭。[6](P.19)
这个细节是整个回忆录最容易被发现的瑕疵,很容易被细心的人发现。如果唐老师在这里改成二毛的侄儿或者儿子那么这个瑕疵就可以弥补,“回忆录”也会更加真实。
三、二毛为什么出国?
回忆录中的二毛对出国原因有这样的描述:我父亲听不明白这些道理,但他听到在十五年内,清政府将支付留美幼童的所有食宿,便心动了,因为他实在是难以养活我。[7]但在笔者看来,贫困是二毛出国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如果贫困是二毛出国的唯一原因,那么容闳当年的招生就不会如此艰难。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虽然和外国有了一些交往,但是总体环境仍然十分闭塞,大部分人对外面的世界仍然充满了恐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万里之外的美国学习谈何容易?
一位留美幼童回忆说:“当我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官员来到村里,拜访各住户,看哪一家愿意把他们的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西方的教育,由政府负责一切费用。有的人申请了,可是后来当地人散布流言,说西方野蛮人,会把他们的儿子活活地剥皮,再把狗皮种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因此报名的人又撤销。”[8](P.83)而且凡是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出国的家长都要和清政府“具结”,“生死各安天命”的文书,这样的做法更加增加了父母的恐惧心理。同时,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还提到“时中国尚无报纸以传播新闻,北方人民多不知中国政府有此教育计划,故预备学校招考时以北方人较少,来者皆粤人,粤人中又多香山籍”。信息的闭塞也成为招生困难的一大原因。
那么,为什么还有幼童加入到这个的计划中呢?
其实,最后加入容闳计划的多为他的同乡以及在香港新式学堂的学生。其他人也都有些“背景”:邝荣光的父亲在澳门当金矿工人,见过世面;唐国安的父亲唐廷枢和容闳是同学;李恩富则是在上海经营茶叶的堂兄回家说服守寡的母亲才得以报名的。
由此可见,容闳招生的过程是艰难的,而这些幼童出国的原因也不是仅仅因为家庭贫困那么简单,二毛回忆录对这一段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其实在时间和课堂目标允许的情况下摆出这些理由未尝不可,通过这些原因的陈述学生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百年来闭关锁国之祸、普通百姓对外界的无知,进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国外、开放国门的紧迫性,在传授本课知识的过程引起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认同和共鸣,从而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影响。
四、二毛大学毕业了吗?
二毛在回忆录中自己说他进入了耶鲁大学,且毕业论文的题目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多年的海外求学使二毛学有所成,而毕业论文的题目又正好扣合本课的课题,这是一个比较完满的设计。
但是作为历史课,虚构必须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设计在历史发展中是讲不通的。
其实留美幼童的经历并不顺利,他们在1881年被分批遣返回国,根据樊百川先生在《清季的洋务新政》的考证:“这时除了因事故撤回及在洋病故26名学生外,其余尚有94名,其中可查知学历者92名,计在此时大学毕业者有詹天佑和欧阳赓两人,已入大专院校但是没有毕业的有35人。”[9](P.643)詹天佑和欧阳赓都进入了耶鲁大学,两人同为第一批留美幼童,詹天佑学习土木工程,而欧阳赓学习机械,面对如此翔实的记载,这样的设计就与史实不符、显得轻率牵强。历史之所以能震撼人心也恰恰是因为它的真实,失掉了真实为基础的情境即使设计的再精巧也是难以让人满意的。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定的情景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消除对历史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整个教学流程更加生动、有趣和流畅。合理实用的历史情境是虚拟场景的必要条件,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如果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实用而导致失真,那么一个背离了历史教育初衷的情境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一旦失真之处被学生发现,那么作为老师以后如何取信于学生?我在多次研读学习唐老师的“二毛回忆录”教学设计后,在对其独特的创意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佩服之余,斗胆提出上述完善建议,以使“二毛回忆录”更值得我们从中去回味教学、回味历史。不当之处,请唐老师及各位方家指正!
〖指导教师〗徐赐成,陕西省西安中学高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主讲《历史教师职业技能》课程。
【作者简介】赵京,1987年10月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在读本科生。
[1]王先谦撰.《东华录 东华续录·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王先谦撰.《东华录 东华续录·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之研究(资料篇)》[M].台北:文海出版社
[4]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之研究(资料篇)》[M].台北:文海出版社
[5]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之研究(资料篇)》[M].台北:文海出版社
[6]李喜所.刘集林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7]唐云波.《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http://hist.cersp.com/jxsj/xxjsjx/200604/2203.html
[8]刘真主编.《留学教育》(第一册)[M].台湾编译馆1980年版
[9]樊百川著.《清季的洋务新政》(第一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