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2016高考备考命题解读之地理篇 全国卷重考察创新能力

阅读:39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6/3/28 16:18:13

  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网站获悉,为指导和规范山东省2016年高考命题工作,便于广大师生了解考试要求,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以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组织编写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齐鲁网邀请到重点中学各科名师就2016高考各学科《考试说明》做了详细解读。

  2016地理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展艳

  今年山东省地理高考采用全国卷,对比全国卷和山东卷的地理考试说明可以看出,二者关于“考试目标与要求”的表述完全一致,都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学习能力,即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关于“考试范围与要求”的表述也无二致,必考内容包括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选考内容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而且二者都进一步说明“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这也就意味着高考内容必然要涉及到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知识。二者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上有微小差别,主要表现在选择题的数量上。山东卷必考部分选择题有12题,48分;非选择题两题,42分;选考部分10分。全国卷必考部分选择题11题,44分;非选择题两题,46分;选考部分10分。

  总之,全国卷和山东卷的地理考试说明并无本质的区别。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重视对新材料、新情景下地理问题的探究,侧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代性强,密切联系时事热点,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多以某一区域为背景,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彰显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图表形式多样,突出地理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功能,考察学生运用图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复习建议:认真研读考纲,把握复习方向;梳理考试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进行归类整合,提高复习效率;重视区域定位,把握区域特征,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内容落实到重要区域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经典例题,锤炼答题技巧;加强读图训练,提高学科技能;关注时事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考纲要求

  山师附中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张维英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备考建议

  (1)熟悉考纲,回扣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考生应根据考纲要求,回扣教材,全面梳理高考考查内容,明晰学科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或者思维导图。例如,在复习“地壳运动”时,可以从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形与自然地理环境、地形与人类活动等方面展开,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

  (2)立足专题,突破主干,培养地理思维

  在考查的知识面上,高考既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不追求章节的高覆盖率。但主干知识却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且常考常新。对于主干知识,可以以专题为载体,在明晰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专题内逻辑性强、原理性突出的知识。通过设置疑问——引发思考——过关训练——反复锤炼的方式,理清思路,明晰逻辑关系,真正参透、领悟地理知识的涵义及地理原理的本质,从而实现突破。

  (3)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注重知识迁移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地理主干知识密切相关,所以社会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试题中最常见的素材。面对此类问题,应注意关注热点背后的常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注重审题,规范答题,提高应试能力

  考生的考试成绩一方面取决于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应试能力的高低。特别是近几年得分率比较低的主观题,能否准确地理解出题意图,能否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进行表达,已经成为考生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考生应针对性地进行应试训练,应特别注重审题的全面与严谨,答题的规范与准确。

  尽管全国卷与山东卷的命题依据皆为课程标准,但全国卷中的资料载体更复杂、新颖,文字的阅读量更大,对学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的要求更高。从主观题的参考答案来看,全国卷更加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知识的迁移。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