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备考技巧 >  阅读文章

高考冲刺倒计时:家长切莫总提“紧张”

阅读:57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9/5/31 10:48:10

高考临近,沈阳多所心理咨询机构关于中高考的心理咨询量猛增,不仅学生,也有家长出现了焦虑问题。

  近日,记者从沈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热线了解到,按照往年的经验,5月是高考心理咨询的爆发期,该热线本月已经接到类似问题咨询16例。热线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打电话来的多是考生家长。”

  记者咨询了沈阳市5家心理咨询机构,发现5月份有关中高考的心理咨询量都在增长。一家机构表示,5月分相关咨询比平时增加了50%。该机构一位心理咨询师称:“预计高考前两周心理咨询会进入高峰期。”

  心慌、胸闷、失眠、抑郁……还有的出现强迫症表现,如在答题时反复确认答题卡涂抹是否正确,反复确认门是否锁好等。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说:“焦虑会传染,来做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不良情绪,通常家长比学生还要严重。”

  “以考生来说,低焦虑者不喜欢上课,厌学;高焦虑者,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一考试就拉肚子,失眠、情绪暴躁。”沈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热线负责人表示,焦虑程度和效率呈“倒u形曲线”,适度的考前焦虑并没坏处,考生要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适度焦虑。过度焦虑时可通过听音乐、与人交流等放松自己。

  案例

  学生超紧张——被踹凳子留阴影 一考试就手抖

  高三学生小丽(化名)每次模拟考试,从接过试卷时就开始手抖、心慌、出汗,甚至连姓名都没法写。答题时稍遇难题大脑就一片空白,成绩一直在下滑。

  为她医治的沈阳一位心理咨询师表示,小丽的表现属于考试焦虑症的一种。原来,小丽中考时后排的男生想抄袭,就踹她凳子,当时小丽内心很纠结,虽然没让男生抄卷子,但手却抖得厉害。没想到时隔两年多,这种情况又出现在即将高考时。

  心理咨询师分析,小丽曾有过高度紧张的体验,再遇到类似环境时“情景再现”了,进而将不良的情绪反映在躯体上。成绩的下滑加剧了她的紧张感,形成恶性循环。

  家长压力大——妈妈要求太高 儿子被盯焦虑

  “我自己没有能力出国,儿子说啥也得留学,这是家庭奋斗的惟一目标。”高三学生的母亲李女士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儿子。

  得知儿子选的高考补习班上有学校倒数第十的孩子,李女士认为补习班层次太低,就强迫儿子转补习班。听到儿子偶尔提起班级一位女生不错,李女士就反复强调不能早恋;每天还看着儿子学到半夜两三点。

  接待她的心理咨询师表示:“李女士的好胜心和控制欲特别强,她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子身上了。”

  虽然很努力,但李女士的儿子成绩却不好,还因为总达不到母亲的要求产生了叛逆心理,被发现偷偷吸食能麻痹神经的药物,出现了焦虑、抑郁症状。李女士感到很痛苦,并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她也抑郁了。

  专家告诫

  家长总提“别紧张” 其实是“负强化”

  沈阳市心理咨询师周永梅:中高考是人生重大的考试和选择,难免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要学会接受这种心理反应,并学会合理释放和控制。

  沈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热线的负责人:家长要认识到学习不是惟一出路,应因材施教,正确评价孩子的先天特长和性格特征,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绪状态。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教学基地心理专家许哲:高考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家长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娱乐;可寻求其他亲人的心理支持和情绪释放;高三的学生是成人了,要尽量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反复和考生提“别紧张”,这是一种“负强化”,表明家长已经感到紧张,并会将这种感受传递给考生。我认为应找个机会一次性和孩子聊清楚紧张的这个话题,今后适当提醒即可。

     来源:网络  编辑:majiaw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