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效复习法全面介绍【经典】

阅读:351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5/19 14:04:18

其实,长科提高成绩都比较难。
    人们学习某种技能时,进行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技能进步暂时停顿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期。高原期是暂时极限,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心理疲劳、身体不适应、训练步骤不科学、学习方法不合理等。要克服"高原期"不是短时能完成的。
    高分的摘取一般都在灵活运用或综合难解的题上,一般同学要在这两方面推进一步是非常困难的。
    显然用截短补长的办法,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的"长科"上,增加总分不会太多。
    至于那些弱科,成绩还处于中下水平,要提高10分或20分就完全可能。一般说来,一门学科,由60分提高到80分的难度,要远远小于由95分提高到100分的难度。
    不同意孙伟同学复习"截短补长"的方法,决不意味着赞同"截长补短",即放弃长科的学习,全力以赴去补短,那样同样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导致失败。
    事实上,也有因"截长补短"而总成绩下降的同学。
    陈军同学数学成绩也属上等,也是政、史、生、地成绩不佳,他见孙伟复习时课外不学数学,史地取得了好成绩,下个学期他也模仿,结果,史地生政四科上升了36分,而数学物理两科却下降了33分,长、短科一抵消,总分虽提了3分,但主科下降,总起来算还是得不偿失。
    陈军问魏老师:“和孙伟用的方法一样,为什么效果不同。”“原因在于,你是在截长补短。孙伟的数理基础极扎实,课后不学成绩也不会下降。你的数理分数虽然和他不相上下,但基础没人家牢,不认真复习,等于丢了原来的阵地,再去占新阵地,甚至得不偿失。”魏老师说。
    复习时,必须注意扬长补短,弄清自己的"长科"是什么,基础牢固到什么程度,先把长科的阵地守住。
    复习短科时,也要用"扬长补短"的办法,先看这个短科中,自己喜欢的、平时学得比较扎实的章节有哪些。见到这些长的"章节",自己便在短科中有了阵地,站稳了脚跟,再去一点点占领自己短的章节的阵地。这样复习,心里才踏实,才会步步为营,节节胜利。
   四、怎样复习效率高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中外一切学成成就的人,无不重视复习。
    目前中学生对复习的重视程度并不一样。据一份调查统计,重点中学优秀生课后能及时复习的有77.2%,而一般中学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仅有25.3%,"有时候复习"的学生占59.5%,还有15.2%的学生“临考前才复习。”
   这项调查还指出:优秀学生普遍重视复习,他们是“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一般中学生往往不注意复习,有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连书都不看,就忙着做作业。这正是造成优生和差生学习差距与分化的重要原因。
    怎样复习效率才高呢?要点有六个: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巩固深化知识
     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不真正搞懂,决不放松。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复习还要经常,不能一暴十寒。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我们平时学习中难免出现理解或记忆上的知识缺漏,通过复习,一旦发现,要及时弥补,加强薄弱环节,学得更扎实。事实证明,凡是抓紧复习的同学,经常对知识查缺补漏,很少在学习上欠"债",他们总能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加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课后复习时还可看一些参考书,参考书要精选,不宜多,最好在老师指导下每科选一本。看参考书要和课堂学习同步进行,即围绕老师讲课的中心内容或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为看的重点。还要和教材对照起来看,以掌握教材知识为主,适当加深加宽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华,随手摘记。
     5、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边复习边整理笔记,是使所学知识深化、简化和条理化的过程。整理可以从三点入手:1)补充提示。补充听课时漏记的要点或复习时新的体会、发现,揭示教材的重点、关键,或正确思考的角度、方法等。2)综合归纳。概括各知识要点,写出内容摘要。3)梳理知识,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理清条理,编出纲目。
     6、复习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掌握好复习时机。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吃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2)复习安排要合理。通常有集中复习、分散复习、空插复习三种形式。课后复习宜于分散、经常进行。以记忆为主的学习内容,如英语的单词、语文的背诵课文,要依靠多次重复以强化记忆,应分散复习。阶段复习最好集中用整块时间,一次复习深透为好。当然集中复习又可将性质不同的课程(如史地、数理)交替安排,穿插复习,使大脑各神经区得到轮换休息,脑的工作效率高。
    (3)个人钻研为主,相互讨论为辅。"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善于从集体讨论中复习,比个人冥思苦想地复习好处多。但讨论应以个人钻研、独立思考为基础,事先要有准备。讨论中也要开动脑筋,不能有依赖思想。讨论应有明确的中心,人数不宜多(二、三人即可),而且要和各人的学习安排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促进复习的作用。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复习不应是机械地重复。除了背诵、抄写之外,还可运用自我提问、举例说明、比较分析、材料对照、绘制图表、编写提纲、做练习题等多种方式。复习中还要不断增添新的信息。把过去学的和今天重看的感受、认识加以比较、分析、提高,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求得每复习一次都有新收获、新创见,充分发挥"温故而知新"的"知新"作用,这样创造性地多样化复习能明显提高复习效率。
     五、“四化”复习法
     总复习中,怎样才能既进一步理解知识,活用知识,又从新的角度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地重读一次?有的同学采用消化、简化、序化、系统化"四化"复习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消化
    这是知识有效的存储的基础与前提。如果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就谈不上真正的消化,而不消化的知识是进不了“信息库”编码存储的。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地重复记忆,即使背得滚瓜烂熟,所复习的内容在我们的头脑中,也只能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不能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症”。
    要消化,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复习时,回头一看学过的知识有许多陌生,许多不会。此时如果急躁、贪多,什么都想学,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只能贪多嚼不烂,复习跟没复习区别不大,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宁肯少些,也要好些。
    2、简化
    这是总复习关键一环。所谓简化,就是要把厚书读薄。
    简化的关键是将知识浓缩概括。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相互之间逻辑化。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用简单明了的公式、符号和图表等多种形式,将知识纳入有机的体系之中。就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既利于记忆储存,又便于提取使用,运用时就能做到思路纵横伸展,左右逢源。
    3、序化
    这是从占有知识到牢固储存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序化”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集装"的过程。如同轮船装货,同样多的货物,用"集装箱"装比起散装来,所占体积要小得多,装卸效率要高得多。有条不紊地将输入的信号分别装入大脑的各个有关功能区、进行编码和存储。如果复习中能按各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分类、综合和小结,各种知识都可以有规律地进入存储系统之中。
    4、系统化
    某些同学理解的系统化,就是经过查缺补漏,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这跟前面说过的"简化","序化"有相同的地方。某些同学喜欢这样总结他的复习经验,尽管在逻辑上有经不住推敲的地方。但这样思考久了,运用时间长了,便也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特殊的复习方法。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wanglil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