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用新史观审视历史事件

阅读:185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5/19 21:09:41

 

用新史观审视历史事件

江苏   周龙祥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是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也日益渗透于近几年的新高考历史卷中。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主张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层面考察历史,它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与以王朝史观、英雄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史观相比,新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和新高考对同学们的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用新史观审视历史事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认识历史的主线上,以人类文明为主题、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线索,从不同的文明类型中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同学们要认识到,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不同文明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参与文明间的对话。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尤其要注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世界文明成果,如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律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

第二、在认识历史的视角上,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及从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例如,传统史观都是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新史观下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作为人类进入近代文明的标志。因为从世界文明演进的历程看,新航路开辟前,世界上以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和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为代表的五大区域文明,呈块状分布,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文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欧、亚、美大陆文明实现了全球性交汇,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逐渐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

第三、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上,相互影响、共存共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虽然不同文明之间有冲突和摩擦,如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和东方农业文明的冲突、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等,但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文明并不是独立自主、自我封闭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取得新的活力,才能茁壮成长。一旦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前进的动力,就会僵化而趋于衰落。因此,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来说,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在历史的评价标准上,应该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为标准。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以伦理道德为标准,也不能以一时的作用为尺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则以肯定为主,反之则以否定为主。如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我们既要看到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就充满了令人发指的暴行,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 非、拉地区的落后。同时也应看到它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了封建制度,催化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其进步作用无疑是主要的方面。

 

     来源:  编辑:叶南归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