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转】地理教学JIP实验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阅读:68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7/9 16:56:16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原因很多。在学生方面,除了智力因素有直接影响外,非智力因素是不能忽视的。笔者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经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探索,取得过一些成效。参与JIP实验以来,又有机会重新研究这一问题,一年多的教改实验证明,开发非智力因素是控制两极分化、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中学地理课处境困难的情况下,笔者主要从兴趣、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抓住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实验开始不久,我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初一学生对地理课的认识和学习态度。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喜欢地理课?原因是什么?64人中,喜欢地理课的55人,不太喜欢的5人,不喜欢的4人。在回答原因时,喜欢的同学写道:学习地理可以让我对地球有所了解,增长对自己国家(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学习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地理环境。”“地理在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它能使我了解世界,扩展胸怀。”“因为它(地理课)能带我游遍世界,能上高山下海底,而我却足不出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溢于言表。不喜欢地理的同学坦率地说:因为又要记又要背。”“因为我觉得它十分枯燥。”“因为我对地理不感兴趣。第二个问题是:你对地理课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64份答卷中,普遍对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感兴趣,因为可以帮助了解宇宙、地球、海洋、自然资源、火山、地震以及奇风异俗等。有的学生写道:因为老师讲陆地和海洋的时候,我总想知道一切内容,海洋底的神秘,使我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情去听。”“我对地理课中介绍外国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因为我有许多外国的邮票、钱币、明信片,上面印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图画,我非常喜欢。”“我对各国的矿产资源和自然条件较感兴趣。因为我喜欢神秘的东西,越神秘我就越喜欢,越想了解它。”“我对地理课中的世界的自然资源及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因为这些内容可以让我更多地了解世界,去建设21世纪的祖国。学生的回答,不仅反映了对地理课的兴趣,而且也反映了青少年普遍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心理倾向。
  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尽快地向求知欲发展,最终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应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提高兴趣水平。这样,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习效果才能得以提高。为此,在地理教学JIP实验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用地理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习兴趣。这些兴趣点就是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回答的那些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选择、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问卷答案中,还有几个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但又对地理教材中的各国和各民族的风俗人情感兴趣。我在教学中,就选择这样一些兴趣点,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以培养兴趣。例如:地球知识在小学自然、地理课中或多或少地讲过一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昼夜交替、昼夜长短、五带的形成等重要的地理现象就比较容易,如果再教学生用小地球仪来演示这些现象,则会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兴趣的大小,与他跟那件事物的熟悉程度和关系密切与否有很大关系。
  第三,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从而培养了兴趣。因为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开始于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这些奥妙往往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教学中抓住本质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就能激发兴趣。我在讲世界自然景观中的动物时,提出北极熊为什么是白色的?为什么要冬眠?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为什么有规律的迁徙等问题后,课堂活跃,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来源:网络  编辑:sunyunt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