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考点精讲
文言文考题是高考中最稳定的部分,考试范围、考查内容和试题样式很少有变化。
文言文的选材,绝大部分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叙文,与议论文、说明文比较起来,记叙文较浅显易懂,文字阅读障碍较少。从1991年至今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择,以九年出自“二十四史”。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规定为如下几项:
1、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了解常见文言虑词在文中的用法;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6、 归纳内容要求,概括中心思想;
7、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材料是一篇浅显的文章,考查的实词也仅限于“常见”。文言虑词的限定更为严格,不超过《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虚词共18个。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这一范围。
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均为选择题,共4题,占12分。主要考查文言基础知识,能力要求为理解和分析综合。
由于采用选择题的方式,而不像现代文阅读那样通过直接表述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所以,近年来的文言文阅读试题直接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较少,一般通过考查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来检测考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程度。这种选择题一般有下面两个特征:
(1)内容错位。命题者故意在时间、地点、指代、因果等方面张冠李戴,颠倒时间,混淆因果。如1996年全国卷文言文第8题目的D项:“数年后回谷大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原文说郭永离去官职几年经过大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