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文学作品阅读
考点精讲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侧重于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重要类型。纵观历年的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并非年年出现,而是与社科文阅读不规则的交替出现。近年有逐渐加强文学作品阅读的趋势。2000年春季高考到今年高考连续出现了文学作品的阅读,且命题的着眼点、立意、风格自成特色。
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题型以填空、简答、多项选择为主。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查:
词句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在科技文和社科文阅读中均有,但文学作品阅读中“词含义的理解和分析”则更多地与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主题、艺术特色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二、形象的感知和概括
文学作品就是以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不同的文学样式有不同的艺术形象,命题者都会依据不同的文学样式,抓住其形象特征来设置题目。散文常以“形”、“神”结合的角度来命题,小说重在感知人物形象,戏剧则以戏剧冲突及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为重点来进行考查。
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等,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同时,对语言的品味赏析也是其他考点如感知形象、概括主题、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有效途径。
四、主旨的把握与评价
历年的高考题都有这个考点的相关题目。常见的命题方向有两种:一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二是对思想内容进行评价鉴赏。
五、层次的分析和思路的理解
这一内容常常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其他任务如主题把握、内容要点概括、表现技巧赏析的途径或手段或切入点。考查中常将层次的分析和思想理解糅合在语句理解、主题把握、文章分析等其他考点中。
六、表现技巧的理解与鉴赏
历年的高考题也都有这个考点的相关题目。文章的表现技巧,指文章是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内容的。具体地说,主要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材料安排、行文结构以及意境创设、人物形象塑造、修辞运用等。
考题精析
[例1]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暮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西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