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C. 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D. 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孔子强调“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孟子强调“仁政”,即对统治者个人政治素养的要求;荀子的“仁义”则是指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三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B项将早期儒家思想与阶级对应起来显然是错误的;C项表述错误;D项则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
考点:儒家思想
点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强调仁政、德治,反对统治者实行暴政。春秋时期创立,战国时期发展,但是尚未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汉以后成为主流,后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其它各家思想也需要掌握。
2.百家争鸣是思想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 诸派思想内容无需后人创新
B. 不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C. 各家学说都具有较大实用性
D. 对后世影响领域比较宽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信息可知,这强调的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成果对后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诸派思想内容需要后人创新;B选项错误,百家争鸣有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C选项错误,百家学派中既有兵家、农家等实用学派,也有离经叛道追求精神自由的道家等学派,并非都具有较大实用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纵观董仲舒的儒学体系,其德主刑辅、尊卑贵贱论,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的。此外,他借助于道家的超越性之“道”向上追寻,建构了兼具道德属性、自然属性的“天”,为儒家的仁义礼智原则探究了本源。这说明
A. 儒家以百姓利益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 儒、道思想发展呈现出逐渐合流的趋势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