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的发展
③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抓住题干要求,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以上改革措施的作用是( )
A.加速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政治的清明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解析:选D。从“均天下民田”可知是均田令,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农业发展和经济恢复。
3.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三长制的作用有( )
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 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
③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的收入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均田制和三长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干要求。
4.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一状况,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 )
A.推行均田制 B.设立三长制
C.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D.推行新的租调制
解析:选C。本题关键句是“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北魏孝文帝为改变这种状况,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根除吏治问题,所以答案选C项。
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拓跋澄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故D项符合题意。
6.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出现了一批“冬则居南,夏则居北”的候鸟般的“雁臣”,这种现象说明( )
①部分鲜卑贵族对迁都存在对立情绪
②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难以彻底割断
③孝文帝通过局部的让步来保证全局
④迁都因为多数人的反对最终宣告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