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逐亚太
亚太角逐格局的变化
(1)由英、法、俄、德、美、日的争夺演变为英、美、日三家争霸。
(2)美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是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
复杂的矛盾
(1)美日矛盾: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势力急剧膨胀,与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尖锐对立。
(2)英日矛盾:日本的崛起使英国在远东地区受到排挤。
(3)美英关系:在远东的争夺中,美、英既是对手,又是抵制日本扩张的伙伴。
争夺的升级
(1)海军军备竞赛:列强特别是美、日、英三国都制定发展海军军备的计划。
(2)召开国际会议的呼声
①大国之间为争夺亚太地区而展开的海军军备竞赛使各国的经济难以承受。
②战后人民反战情绪高涨,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以缓和矛盾。
[特别提醒] 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但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因此急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获得利益,日本的崛起是美国在这一地区扩张的最大障碍。因此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区争夺的最主要矛盾。
二、签约华府
召开:1921年11月12日,与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九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议程: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主要条约及产生的影响
(1)《四国条约》
①内容:相互尊重各国在太平洋上的既得利益;协商解决受威胁的权利;英日同盟协定终止。
②影响: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限制,但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
(2)《五国海军条约》
①内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要塞维持现状;美、英不得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新的要塞。
②影响: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英国丧失了海上优势;日本的海军力量受到一定抑制;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美国是胜利者。
(3)《九国公约》
①内容: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规定了列强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等原则。
②影响: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其“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特别提醒] 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的胜利,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获得巨大利益;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日本海军的扩张能力受到抑制;法国和意大利维持原先地位,它们主要争夺地域在欧洲。
三、暂时稳定的亚太局势
形成
(1)华盛顿会议后,列强建立起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
(2)至此,帝国主义战后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建立。
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使欧洲和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暂时抑制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尤其对中国的侵略。
(2)消极影响
①华盛顿体系具有大国争霸和分赃性质,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分赃不均,使日本在30年代不断对外侵略。
[特别提醒]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帝国主义各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既争夺又勾结:为了分赃和称霸而相互争夺。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争夺。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勾结。例如,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1)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取得的东西,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使得亚太地区列强矛盾更加尖锐,军备竞赛更加激烈。
(2)通过《四国条约》,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五国条约》不仅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确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