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大学生到革命家
1.1870年,列宁出生于俄罗斯辛比尔斯克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
2.1887年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
3.1888年开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成为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中的积极分子。
4.在萨马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1889年建立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俄文。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1.背景
(1)列宁指导、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行斗争。
(2)1895年,列宁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3)列宁创办《火星报》,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2.创立
(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使大会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2)1912年,列宁主持召开党的六大,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特别提醒]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三、列宁在十月
1.背景
(1)俄国参加一战,经济陷入全面崩溃,人民生活极度艰难。
(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列宁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
2.过程
(1)1917年9月,列宁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2)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特别提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其次,是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客观条件是俄国参加一战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四、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1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方面:用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并恢复私人小企业,同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实质: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4.作用:国家经济明显好转。
[特别提醒] 新经济政策是在苏维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五、列宁的政治遗嘱
1.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
(1)从理论上对十月革命进行了分析,认为俄国革命有一定的特殊性。
(2)对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3)提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
(4)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2.列宁逝世:1924年1月,列宁因脑溢血逝世。
[特别提醒] 因为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与当时国际和俄国国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