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因为英国保留了世袭君主,所以根据题干中“《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可知其描述的是美国共和制度,故A项排除;题干中并未提到抵抗西方侵略,故B项排除;题干中并未提到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故C项排除;题干中“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反映魏源对美国共和制持肯定的态度,说明其传统的夷夏观念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
2.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
A.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追求西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
C.“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反映了“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在扩大,所以才有了“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正确。从1862年、1874年等时间来看,传统儒学仍未丧失主导地位,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社会主流仍然是传统儒学而非追求西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官绅阶层尚未接受西“政”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
A.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答案 A
解析 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的称呼是“‘夷’‘逆’或‘酋’,……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可见对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认同的过程,故A项正确。这些称呼的变化无法完全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放弃,也无法说明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更无法说明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故B、C、D三项错误。
4.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 )
A.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
B.表达政治改革的紧迫性
C.动员国民参加民主革命
D.为推翻满清作思想准备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梁启超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源是国人“不知国家……差别”“不知国家与……界限”“不知国家……关系”,即他认为国人缺乏现代国家意识,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梁启超分析中国积弱的根源,其目的在于唤起国人现代国家意识以救亡图存,故A项正确。当时戊戌变法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并不主张民主革命,故C、D两项错误。
5.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
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胡适思想守旧落后
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胡适整理国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寻找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基础,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所以不是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最著名的口号,也是这一运动的纲领,胡适提倡“整理国故”,与他对“科学”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排除B项;从题干“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