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公元前8世纪周平王东迁后,出现的现象是( )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周平王东迁后,都城一直在洛邑,故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
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周王室的衰落
C.诸侯争霸 D.周朝统治腐朽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本原因应从生产力角度去考虑,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C、D三项均为上层建筑层面,故A项正确。
3.春秋管仲改革中最易推动社会形态转变的是( )
A.“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B.对政治的改革
C.对军事的改革
D.“相地而衰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由公有制转化为私有制,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故选D项。
4.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措施。其实质是( )
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B.巩固与维护井田制
C.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建立封建地主的经济制度
解析:选C。“相地而衰征”的含义是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征收实物税,从而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5.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分析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齐桓公曾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B.管仲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C.管仲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D.管仲改革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管仲改革是春秋时期一场成功的改革,它顺应了当时的发展潮流,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故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这次改革是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前提下,为实现富国强兵,侧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6.李悝以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禄有功,使有能,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解析:选A。材料中李悝指出只有对国家有功劳才能享受高的待遇,并且提出要赏罚分明。这一主张使得原先世袭各种特权的奴隶主贵族受到打击。
7.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是( )
A.私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