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A. 硫酸铵 B. 硝酸铵 C. 氯化铵 D. 碳酸氢铵
2.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 )
A. 液态氯化氢 B. 熔融氯化钠
C. 固体氢氧化钾 D. 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
3.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B. 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C.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D. 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4.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 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 mL,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大于6.0 mL B. 等于6.0 mL
C. 小于6.0 mL D. 无法判断
5.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6 ℃。要将丙酮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理的方法选择是( )
A. 过滤 B. 蒸馏 C. 蒸发 D. 干燥
6.能说明镁比铝还原性强的事实是( )
A. 镁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少 B. 镁带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而铝不能
C. 镁的密度比铝小,约为铝的 D. 铝和镁相比较,铝的硬度大、熔点高
7.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③ D. 全部
8.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浓度为1.0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 11.2 g B. 5.6 g C. 2.8 g D. 1.4 g
9.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细口瓶中,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B. 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C. 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D. 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10.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 用干燥有色布条
C.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1.关于明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 B. 明矾是纯净物
C. 明矾中存在K+和Al3+两种阳离子 D. 明矾是一种复盐
12.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B.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 铝易被氧化,而Al3+则很难被还原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 NH3、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CO2是电解质
C.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 蔗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14.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Al2O3AlCl3Al(OH)3,其中适宜用的试剂X是( )
A. 氨水 B. 二氧化碳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盐酸
1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B. 都是混合物
C. 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 D. 都呈红褐色
16.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 C+HNO3 B. H2S+HNO3 C. Fe(OH)3+HNO3 D. Cu+HNO3
17.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后,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 Cu2+ B. Fe3+ C. Fe2+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