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中国”一般是指中原华夏部族居住地,周边则是蛮夷戎狄的“四夷”。当时的齐国、楚国、吴越和秦国都是诸侯大国,却往往被视作蛮夷,被排除在“中国”文化圈之外。据此分析,当时“中国”的划分
A.明确“中国”是天下之都 B.更多按地域和文化礼仪
C.进一步巩固了西周分封制 D.体现出了华夏认同观念
2.史载,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每国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汉典旧事,丞相有请,靡有不听……王者待之以殊礼。在舆为下,御座为起,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这表明汉初
A.丞相位高权重受到尊敬 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完善
C.皇权受到相权有效制约 D.丞相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3.从秦到隋,铜币钱文是货币重量的大小,这一特点延续了商品货币的特征,价值须与重量成正比,可以依据钱文检验货币足值与否。到了唐代,表示货币重量的钱文消失了,代以“通宝”这类写有国号、年号或吉利语的钱币。货币的变化体现出
A.其本身的价值逐渐提高 B.政府信用性日渐突出
C.形制由多元化走向统一 D.发行日益被国家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