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C [题干中描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该措施的实施妥善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中的“分封制被废除”表述不符合史实;B、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北宋政府的上述做法( )
A.进一步加剧了“冗官”局面
B.对消除地方上的分裂割据有着深远影响
C.有效地缓解了“冗费”现象
D.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制度特色
B [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收归中央的做法,削弱了地方上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3.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推行郡县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 D.实行省官互迁
B [根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元代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故选B项;郡县制度在元代以前就已推行,A项错误;元代地方行政层级相对前代更加复杂,C项错误;“省官互迁”与解决“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问题无关,D项错误。]
4.朝廷凡有军国大事,则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受而行之,该“朝廷”应该是(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元朝
B [据材料“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受而行之”说明了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这是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故选B项。]
5.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丞相制度
C [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是集权于皇帝,以加强君主专制,故选C项;削弱王国势力、强化节度使权力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只是分割相权,并没有废除丞相制度,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