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后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題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堯整的实施办法
2.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賦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 农亩之人,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賦)共百万之賦,三百年而尚存视息 者,全赖此一机一抒而巳。”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种棉纺纱织布,賦税来源改变 B.赋税负担沉尊‘人民无法承担
C.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人提髙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3.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 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
A.汉代经学 B.隋唐備学 C.宋明理学 D.淸代考据学
4.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 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内容。以下对孙中山的评 价中,依据这一史观的一项是
A.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B,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C.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D.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5.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 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参加日内瓦会议
6/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