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所说的“某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度 D.内阁制度
2.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3.“制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手工业( )
A.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B.地区、行业间社会分工的发展
C.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D.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
4.下表为我国1957年和1960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粮食
|
植物油
|
猪肉
|
1957年
|
203 203
|
2.4
|
5.1
|
1960年
|
163.5 163.5
|
1.85
|
1.55 1.55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当时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
5.“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该史料反映此时( )
A.蒋介石尚未叛变革命 B.国民党处于国民大革命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6.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
1953年
|
1979年
|
1995年
|
2009年
|
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
8:1
|
8:1
|
4:1
|
1:1
|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
13.26%
|
18.96%
|
29.04%
|
46.6%
|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人民民主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