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一轮“注册入学”已于8月24日结束。本报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上座率”理想的高校屈指可数,不少民办高职校遭遇生源“寒流”。
今年是我省注册入学试点改革第一年,经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全省共有26所高职院校纳入注册入学试点,其中民办23所、公办3所。8月19日至8月30日,注册入学分三轮进行。8月19日至24日举行的是第一轮注册入学,这一轮,可以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形容生源状况的“冰火两重天”。
“注册入学第一轮,仅有南京3所民办高职院校的注册申请人数超过了学校招生计划总数。”南京一家对同行盯得很紧的民办高职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南京以外的学校注册入学生源情况都很一般,或者说较差。
三江学院是在注册入学第一轮中收获惊喜的民办高职校之一,计划招生780人,而网上提交注册申请的考生人数达到两千多。“注册申请的考生当中,有好几个高考分数在300分以上;220分以上的考生占了56.9%。”三江学院副校长武正林介绍,从总体上看,注册申请考生的成绩,并不比专科统招阶段录进来的差多少。正德学院生源情况也较好计划招生2235人,申请注册的学生达到了3500多人。
与三江、正德学院生源火爆不同,外地一批试点学校在首轮注册入学登记中遭遇生源“寒流”, 感觉就像“在火上烤”。
“非常糟糕!计划招生1650人,第一轮注册入学预录取到的学生还不足400人。”位于苏北的盐城一所民办高职校招生工作人员沮丧地告诉记者,这不足400人的数字还有可能“缩水”,因为,每个考生申请注册入学时可以同时填报两所学校,“假如考生在‘二选一’时没选你,那么你拥有的这个考生注册申请就变成了‘空头支票’。”
“情况很不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糟的。”淮安一所民办高职校的招生人员也以同样的语气告诉记者:学校计划招生1500人,第一轮注册入学才有290多考生报名,“相差太远了。”“还有第二轮、第三轮注册入学,后面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记者问。“基本上不可能,因为第一轮注册考生人数最多,第二轮、第三轮人数会减少很多,所以,不可能招到多少学生。”这位招生人员肯定地答道。
“对民办高职院校,国家不投一分钱,学校正常运转的费用全靠学生交的学费。像我们学校,今年1500人的招生计划,要招到600人才能不亏损,所以,如果生源大量缩水,一年、两年还能撑持,再往后,非垮掉不可。”淮安那所职校招生人员预言道。
为了抢生源,一些注册入学试点院校甚至打起了“价格战”。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透露,以前是“降分”录取,现在是“降学费”揽人,从13000元降到6000元、8000元不等,或采取返还部分学费的手段招揽学生。
注册入学,原本是一件让人“叫好”的招生改革新举措,为何会遭遇“上座率”的考验?据上述两所职校相关人士分析,其一是全省高考生源减少。今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75万人,可是一、二、三本高校及专一层次高职校招生的计划数都没有减少,“减少的数字最后全部落到注册入学批次学校,招生能不困难吗?”其二,注册入学是把双刃剑。淮安那所职校招生人士分析说,注册入学不设分数门槛,对考生和学校来说虽然增加了上学和录取的机会,“可是社会对你学校的信任度也打折了——一般人总认为,既然不讲究分数了,上你这个大学还有多大意思呢?”其三,是注册入学的时机掌握得也不太好。盐城那所职校有关人士认为,“注册入学”放在了高考最后一个批次录取,“时间上太迟了,当然会流失一部分生源。有些考生已经被社会培训机构的广告拉走了,有些也给复读机构吸引去了,有些则选择了就业或出国留学,加上注册入学试点院校多数原本就是弱势学校,所以,生源自然是‘雪上加霜’。”
有业内人士表示,注册入学在我省是第一年试点,考生、家长、社会都在观望,所以,遭遇“上座率”考验并不奇怪,“不过,如果事先考虑得更为周密一些,试点学校生源‘遇冷’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尽管如此,不少院校负责人依然认为,“注册招生”改革是势在必行,此举可以让不同特质的学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注册入学一定会带来激烈的竞争,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与公办院校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才会有生机、有竞争力。”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在可预见的将来,院校间出现兼并重组也不足为怪。”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炳贵表示,注册入学是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模式改革的前奏,是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新探索,对于完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体系、高中阶段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注册入学院校的层次和范围将会越来越广,与统一招生、自主招生一起,构成高校招生三大体系。”
“未来注册入学有可能放在高考前进行。”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副处长袁桂华透露,“也就是说,学生不必要参加高考,凭高中及中职毕业证书就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