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备战2012高考:考生家长要做好四件事
阅读: 90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0/11 16:09:07
分享到:
【个案1】自从女儿丽丽上高三以来,王女士和先生的神经就一下子绷得紧紧的。望女成凤的他们,每天都在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凡事都尽量细致周到,每天都大鱼大肉地供着,不敢有半点怠慢,生怕孩子在饮食方面有啥闪失,影响孩子正常备战高考。事与愿违,结果丽丽的成绩不但没有什么提升,反而越来越差。丽丽还说不知怎么搞的,这段时间总是吃完饭就胸闷头疼,还提不起精神来,老师讲课根本听不进去。看到丽丽的状况,王女士一家都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王女士和先生这样的高三家长还不在少数,他们每天都辛辛苦苦侍候孩子,精心给孩子安排饮食,所有工资基本上都花在买菜上了,可孩子吃了以后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还适得其反。其实,高三家长关心孩子的饮食、一举一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值得肯定和理解的行为。但问题是,家长们并不了解其实饮食也要讲究科学的,任何时候不是只要大鱼大肉供着就适合孩子。尤其当下孩子正在备战高考,合理的营养和科学的膳食对孩子才有更大的帮助。反之,就会使得家长的辛苦努力不能成为孩子备战高三的助力器,反而会徒增孩子的身体、心理和学习的压力,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TIPS】高考前夕饮食均衡四点建议:
1.进餐时间的调整:在家复习时,要把就餐时间调整到和考试时的就餐时间吻合。早餐要在考前一个半小时进食,半小时吃完后,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让考生从进食的兴奋状态转移到考试学习的兴奋状态。
2.进食清淡最适宜:考生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多吃碱性食品,一日三餐必须包括五类食品——第一类为谷类、薯类、杂豆类;第二类是动物食品,肉、禽、蛋、鱼、奶等;第三类为大豆及豆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为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食用糖、淀粉等。而五种补脑的营养物质则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食物安排上,要变化烹调方法,糖醋、清蒸、滑炒等,但注意不要油腻,最好要清淡和色香味俱全。每餐突出一个主菜,有不同的口味,让考生吃起来不会厌烦,进食愉快有助于改进厌食情绪。
3.要讲究进食次序。就餐前喝少量的汤或者少量的白开水(太多会冲淡胃液),先吃新鲜的蔬菜,然后再吃主食和其他菜。这样做,有利于考生从学习兴奋状态转移到进食的兴奋状态,因为学习时消化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它需要一个缓慢的刺激。
4.适量加餐不可少。考生学习得比较晚,两餐之间需要加餐。比如,中餐和晚餐之间加一点点心或水果,晚餐后到睡觉之间,喝一杯牛奶,吃点饼干、面包或者坚果(核桃,有助于缓解便秘),时间长的话还可以加点水果。
【个案2】以前每当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刘女士和先生都着急得不行,恨不能马上找到一种让孩子成绩快速提高的灵丹妙药,哪怕花再多的钱,他们也认为值得。孩子要是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以后可咋办啊?于是他们开始给孩子找家教补课,开始找的是大学生,可是孩子觉得水平不行就给辞了;接着找了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可孩子觉得沟通费劲,又给辞了;又找孩子学校名师补课,一堂课900块钱家长也认了,可孩子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后来又请了几位名校的老师补课,可孩子成绩不但保持不住还有下滑的趋向。他们把这么多年省吃俭用的钱都花在了补课上,不但帮不上孩子,还受到了孩子的埋怨,因为补课的事,孩子都不和他们沟通了,弄得孩子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陡增,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三紧张的复习中去,学习成绩也难有进步!
【分析】家长要相信孩子有把握、有能力、有信心应对这场考试,相信学校为考试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不要去过多地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尽量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稳定的状态。尤其是一些父母越俎代庖,喜欢把孩子的一切事物都包揽下来,又是找名师补课又请客送礼的,其实这样无形中徒添了孩子的内疚感,给孩子造成压力或者带来麻烦。而这样的结果与父母的初衷早已背道而驰。面临高考,孩子已经有沉重的心理压力了,千万不要反复叮咛、唠叨,相反应该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看看新闻、散散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TIPS】
  1.对孩子合理期望。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还有努力程度、学习兴趣等因素。因此,作为高三家长,要走出对孩子提出过高期望的误区,避免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对孩子学习要鼓励、不要指责:有些家长,总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孩子是天才、是金子,目的是想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当孩子看到家长把别的孩子夸得那么好,而自己却一无是处时,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厌学,严重的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正确而科学的做法是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孩子一起商量后,再确定出合理、合适的期望目标。尤其是当孩子成绩出现波动时,家长更不要轻易否定孩子或者批评孩子,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是知识掌握存在漏洞,还是做题时粗心大意?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及时解决,帮助孩子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此外,家长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而要在孩子有进步时就肯定孩子、鼓励孩子,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不要给孩子定分数指标,也不要规定孩子一定要考哪所学校,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每年高考题目难易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要硬性地给孩子制定一个分数目标并让孩子去完成,应让孩子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学习。例如有位家长因为向往北大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读成,所以就硬性规定孩子非北大不上,无形中给了孩子极大的压力。历年都有不少考生的志愿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写,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学校这种专业并不感兴趣。结果造成了子女对父母的不满。
3.不要执意送孩子上考场,也不要问孩子考得如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家长尽量不要送孩子上考场。一位落榜的考生说,想起爸爸妈妈站在烈日下等着我,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学习基础好,在高考最后几个月的市级模考中,就不要过多地强调他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把每次模考作为一次考前阶段性的检查,找出每次考试的失误,然后制定克服失误的具体措施,每次模考,只要你不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模考的收获!任何一名考生,哪怕他平时成绩再好,高考时也难免有发挥失常的可能。所以三天高考期间,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不要问他,否则有可能影响到下一门考试。
【个案3】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投入到高三的复习中去,赵女士全家都以她女儿为中心,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她做,并且取消了一切家庭聚会,家里凡是带电带响的东西都不用了,还偷偷地到寺院为女儿的高考抽签祈福,自以为一切高考前的准备都做的万无一失了。可女儿知道后非常生气,说她迷信,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学习环境是什么样的,娘俩便开始斗起气来。女儿在不断地闹情绪,还有厌学倾向。现在,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分析】其实对于赵女士为了女儿高考而努力准备的这份心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她恰恰忽略了女儿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影响了女儿的情绪。我们都知道:情绪决定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状态。高三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孩子学习忙、压力大。很多家长都知道在高三对孩子在饮食上和日常生活中给予充分的关注,满足孩子的需要就已经做好高考前的准备了。可问题是,除了让孩子在营养上和日常需要上不掉队之外,也要让孩子在情绪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不能得到家长的及时关注和正确引导,时间久了,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出现厌学、逃学、焦虑症、抑郁症等一系列影响正常复习的心理问题。
TIPS】其实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要做好准备。
1.家长情绪要稳定。因为情绪是很容易传递的,如果家长表现得十分紧张,整个环境酿造的气氛非常浓厚,就会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曾经有位家长在孩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优异的情况下欣喜异常,逢人就夸孩子成绩如何如何好。但在第二次考试中孩子发挥不佳时,她马上又垂头丧气,觉得孩子似乎与大学无缘。这种极不稳定的情绪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及高考的发挥。
2.家庭氛围要温馨、稳定,但是不要过于营造气氛。居家过日子,家庭矛盾在所难免,但高考前后毕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作为家长要为高考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但是也不要过于蹑手蹑脚,一切都要特别小心,这样的氛围反而会加重考生的紧张心理。给孩子创造一个平常的氛围,让他有一个常态的心理,这是非常重要的。
3.要常与学校老师沟通,及时掌握考生在学校的动向。
4.复习迎考阶段,家长应指导孩子重温基础、回归基础,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材的基本概念上去,把基础分拿牢。再者应让孩子重温平时的练习试卷、笔记,重温以前做错的地方,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做过的试卷,把所有的错误都更正、记牢,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5.高考前三天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时间的安排必须要跟考试同步。比如说第一天考语文,最好每天上午学语文,下午3~5点考什么,按照学科进行复习。这样我们平常讲的生物钟指的是白天、晚上的生物钟,其实在考试科目上也有一个生物钟,如果按照考试的时间复习,其他的时间可以随便安排。只是在这个时间里我坐这儿就看这个。学科的生物钟也可以跟高考很自然衔接起来。
6.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考前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准备好考试用具,但绝对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有一些家长在考场附近找了比较好的饭店让孩子去住。我个人的观点是能不住还是不住。哪怕是打的过来,家里是熟悉的环境,不要添加其他的心理上的压力。家长还要注意看学校发的“考试须知”,把考试时间、地点、带的物品都搞清楚,不要出错。
【个案】2010年,马女士一家来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心情十分沮丧,因为儿子小林的事情令他们焦虑不已。随着高考最后一科的结束,一家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家真是太累了,是该好好放松一下了。但马女士发现,她的儿子反而比考前更加焦虑了,还出现了睡眠障碍,彻夜未眠。小林就读沈阳某知名重点高中。他告诉我,由于长时间备考,他感到睡眠严重不足,就在考前一天,他还“发誓”说考完要连睡3天3夜,但在6月8日考完的当晚,他却失眠了——闭上眼睛脑子里是一大堆试题,想到自己“文综”没答好,心情就愈发焦虑烦躁,压力反而比考前更大了。高考志愿也没报好,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敢见人。
【分析】据了解,高考结束后,像小林这样出现考后焦虑的考生不在少数。虽然高考结束了,但高考带来的紧张其实远远没有结束,接下去填报志愿、等待录取通知更“煎熬”人,考生在考后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60%~70%的考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后焦虑”。这种“考后焦虑”如不及时调节,将严重影响考生及家长以后的正常生活——
其实,过度关注结果是病根。考生常见的问题可概括为四种情形:
   1.自责倾向。这些考生往往因为感到考得不理想而有强烈的懊悔,对考试过程中的失误,对几年来学习过程的自我否定,都会让一些考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行为,甚至会有自虐冲动。
   2.悲观失望。觉得自己考得不满意,没有达到预期水准,以为不能上理想学校,从而有明显的挫折感,导致情绪低落、沮丧郁闷。
   3.焦虑紧张。为数不少的考生会有持续的焦虑感产生。因为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使得部分考生情绪难以稳定,会感到明显的烦躁不安。
   4.茫然无聊。有的考生在高考结束后因为失去了具体目标或动力,会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没节奏,找不到方向,先是无所事事整天昏睡,而后会有寻找刺激或发泄的冲动产生。
TIPS】对此,家长应该这样做:
   1.用平常心态面对考试结果。有些家长知道孩子考得不理想,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却表现出很失望、很痛苦的样子,无形中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考生的“考后焦虑”问题,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平常心态。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苛求结果,只要孩子努力了,不管考试结果如何,家长都要无条件地接受现实。在孩子焦虑时,家长要告诉他们,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高考不是唯一出路,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其次,不能总用分数来教导孩子,也不要拿其他考得好的考生做对比。建议家长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为未来做一个规划:如果高考落榜,以后将如何奋斗,如何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如果成功了,进入理想大学后要怎样生活和学习等。家长帮助考生本人把心态放平和,让考生学会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
2.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减轻考生高考后紧张与过度放松的良好方式。家长的望子成龙意愿可以理解,但是,意愿代替不了现实。家长不能用太多的理性代替感情的表达,要给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院校、专业情况,然后从中选择。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观察孩子是否有行为退缩,比如一个人躲在家里连家人都不愿见,特别不注意个人卫生及其他怪异行为。观察孩子的情绪反应是否非常大,如容易发脾气、哭泣、伤心、愤怒等;吃的特别少或者特别多;睡不着觉或者嗜睡、睡不醒;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反常。如果发现以上问题,家长就要意识到孩子可能产生了心理危机,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
来源: 网络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