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综合信息 >  阅读文章
有人反对异地高考 恰恰说明需更开放
阅读: 34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2/10/22 8:37:15
分享到:
20余名京籍人士日前赴北京市教委信访办抗议放开异地高考。他们认为,外籍孩子素质极差,带坏了本地小孩,且过多占用了本地教育资源,“要想享受作为北京人的权利,必须先要承担责任”。在互联网上,京籍人士申明,外地人口通入严重影响了本地居民的正当权益。(10月19日《环球时报》)
任何制度性的变化,都是相关各方博弈的过程。所以,有人强烈要求放开异地高考,也必然有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放开进行抗议。但是,只要这个博弈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其结果无论为何,就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况且,在开放、包容越来越为人所接受的今天,异地高考的放开已经是大势所趋,问题只在于放开的早晚。
这些人抗议者的观点其实不值一驳,比如,他们认为“要想享受作为北京人的权利,必须先要承担责任”,不知道这里的责任是指什么,但作为一个公民来说,对国家的最大的责任或义务就是依法纳税。这些长期在京生活的非京籍人士,他们努力工作,照章纳税,这些税收与京籍人口的税收一起,被用在了北京的建设上。他们为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少承担了什么责任?
况且,实际情况是,这些非京籍人士承担了自己责任和义务,却没有享受到应享受的权利,比如就业,比如子女入学、高考。在这些方面,他们所受的限制虽然也在逐渐减少,但一些关键问题上的限制却总是挥之不去,其工作、生活也受到了诸多困扰。
截至去年底,北京居住人口突破2000万,京籍人士为1200多万。而有资料显示,在建国之初,北京人口仅为150万。这1200万的京籍人口绝不是原有的150万繁衍而来的,而是包含了源源不断的入籍北京的外来人口及其繁衍的后代。如果说别人是外来人口,这些反对外地人在本地高考的北京人,有几个若干年前不是外来人口呢?
正是这些不断补充进来的外来人口,铸就了北京的活力,推动了北京的发展。这其中,就有那些以北京人自居,对外地人无比歧视的人的父辈。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发展更可谓日新月异,而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外地人的心血和智慧?歧视别人者恒被歧视,因为,一个由不能公平对待别人的人组成的社会,也必然不可能公平对待任何人。不仅北京如此,各地皆是如此。
一个不宽容的社会,一个缺乏对他人平等相待的社会,是没有活力可言的。实际上,恰恰是数十年的基于户籍不同的升学歧视,造就了一些本地人根深蒂固的偏见。而这种偏见的消除或消解,从根本上来讲,只能寄希望于社会的更加开放、多元,而这,恰恰说明放开异地高考,使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平等地享受同样的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当歧视性制度的藩篱被破除,当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这种以素质差为由阻止某一部分人群享受某一权益的行为,一定会越来越少。
来源: 网络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