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的毛坦厂中学,因为每年有上万名学生参加高考,被外界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甚至引起了国外的关注。有人说,这里是复读生的天堂,它让很多人考上本科,圆了大学梦;也有人说,这是一座监狱,它的军事化管理,摧残了很多人的青春。说来说去,都难免落入情绪化的判断,无法勾勒出这所学校真实的模样。
金陵晚报记者专访了一位2006年在毛坦厂中学复读的“亲历者”。试图从他的自述中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毛坦厂中学。在这位“亲历者”看来,它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不过是现行教育制度下,一所规模大、效率高的高中而已。尊重受访者意愿,本文隐去他的名字,记者以他的视角记录如下讲述内容。由于时隔数年,这位“亲历者”表示一些细节可能与现在略有出入,特此说明。
我的故事
复读一年,从专科到“211”高校
2006年,我从六安市某镇一所三流高中毕业,这所学校教学极其一般,我自己也不够努力,理所当然高考成绩一塌糊涂,记得总分是450多分,而当年的本三录取线为493分,也就是说,只能上专科,而且未必能填好的专业。当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不再读书,进入社会谋一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另一条就是复读,去口碑很好的毛坦厂中学。
尽管我很是犹豫,但是父亲力排众议,执意要送我去,最终在当年7月去了毛坦厂中学。一年的辛苦学习,内容远远多于过去三年,当然成绩也在逐步提高,根据自己的判断,考上本二学校没有问题,最多是本一靠后的大学。
2007年6月,我第二次高考,结果非常理想,甚至超出了预料——总分582分,比当年本一分数线多了30多分,上较好的本一大学没有问题。我填报了江苏的多所高校,包括南京的一所“985”高校和一所“211”高校,最终成功被这所“211”高校录取。
我眼中的“高考工厂”
围着学校转的山中小镇
提到毛坦厂中学,不得不提它所在的毛坦厂镇。有报道称,学校是小镇的心脏,这种说法并不夸张,我刚入学后不久就发现,这个山中的小镇就是围绕学校而运转的,方方面面都是。
因为学生多,学校宿舍远远不够,学生,特别是复读生,都选择在校外租房住,这成了小镇居民谋生的最大手段,原本他们世代务农,或者随着打工潮去城市打工。虽然收入是学生带来的,但当地居民都清楚,这是学校的功劳,因此各方面都很配合学校的工作,各家的房东和学校联系紧密,甚至有时学生夜不归宿,当天晚上就能反映到班主任那里去。
除了租房,小镇的小餐馆、商店、菜场、理发店、文具店等等,无不是围绕学校而转,以至于在很多详细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景象,上课时,小镇空空荡荡,街道上没有多少行人,但一到午饭点或晚饭点,小镇几乎瞬间变得人声鼎沸,学校门口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饭馆把做好的食物端到门口叫卖,学生在选择餐食,小超市里挤满了购物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小镇上也有几家网吧,但是学生模样的人从不允许进去,大概这也是学校和商家之间的“默契”。
成绩中等的复读生集聚
2007年,毛坦厂中学共有一万多名学生参加高考,很多不清楚情况的人都在疑惑,这个高中怎么能招这么多人?其实,学校的主体并不是应届生,而是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复读生。
我无从考证,到底是从哪一年开始,毛坦厂中学复读效果好的名声开始在当地传播,但从平时的月考和最终的高考成绩看,复读生无论是数量还是高分群都占着很大的比例。
学校对复读生并不是来者不拒,据我观察,学校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当年我入学时,因为第一年高考是450多分,学费之外,只交了几百元的象征性费用(以本二分数线为标准,少一分五元),如果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的复读最低分数线,则需要交上万元的入学费,实际上就是设置一个门槛,让分数低的学生知难而退,放弃复读,最终学校希望挑选的是成绩中等那部分学生。
因此,复读生的主体是一群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要么基础不够扎实,要么有一两门弱势学科,主要原因还是学习习惯不好,多数没有自制力,但总体来看,天分并不算差。
高效的训练和被拯救的数学
也许读者很好奇,仅仅一年时间,这所学校如何能让复读生的成绩有那么大的提高?当年,我对它的教学方法也不甚了解,至今还记得当年班主任的一句话,“我们的方法就是两横一竖,干!”如今回头再看,我发现,在朴素的道理底下是一种高效的训练。
在学生看来,一进入毛中,就开始从头复习高中知识,同步的是大量的试卷,刚开始确实极度不适应,但是这样的训练渐渐就显出了效果。以我最弱势的数学为例,2006年高考只考了80多分,在满分150分的情况下,连及格都没有达到,但2007年考了121分,已经实现个人的最佳水平了。细细追究起来,其实得益于每一章的充分训练,虽然只能考90多分或者100多分,但是在重视基础、考核全面的高考中,一旦把每章的基础综合起来,就能拿到不错的总分。
高效的训练背后是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我发现,无论哪科老师对高考试题都非常熟悉,应该是教研组共同学习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虽然在训练的量上比其他学校多,但除了特别优秀的学生,从来不建议学生做难题,而是紧紧围绕高考的基础知识反复训练,一位老师曾表示,“高考就是基础性的考试,题目要让大部分人都会做,所以应该有的放矢。”
每周只休半天的军事化管理
和高效训练相匹配的是军事化管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间管理和纪律管理上。2007年我在学校时,一般早晨6:00就要开始早自习,课间、午间和晚间正常休息,但是多数学生孩子选择学习,有的人连饭也是请别人代买,晚自习一直上到10:50,有的学生还要多学一会儿,一直到教室熄灯,回到校外租住的房间后,更勤奋的学生还要再学习一段时间。
不仅每天的时间有严格的管理,每周、每月的时间一样如此。当年我在学校时,每周只休息周日下午半天,多数学生用来洗衣、购物和睡觉,最初是每月月考,到后来,每周周六周考,至于节假日,学校也最多放一两天假。总之,要挤出尽量多的时间来学习。
纪律管理也非常严格。周考、月考成绩下降被班主任找是常事,如果一段时间行为表现不好,也免不了被找去谈话,再严重一些还会叫家长,特别情况下还会开除学生。和很多其他高中一样,班主任常在自习时从教室外向内张望,最难忘的是,每个教室讲台上方的屋顶上有一个监控,班主任偶尔也会用。恋爱这类事不能绝对没有,但实际起来真的很难,大部分时候待在学校,没有时间和空间。
付出与回报都高的老师
提到毛坦厂中学,不得不提的还有学校的老师。老实说,和城市里的老师相比,他们并不算特别优秀。据我了解,学校招聘老师的方式通常就是笔试加面试,笔试是当年的高考试卷,面试就是到教室上一节课,最终选拔的都是适应学校教学模式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少曾经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学校教书,我当年的班主任便是。
但这群老师的付出绝对是很多城里老师比不上的。学生通常5:30起床,6点早读,那老师肯定更早到教室,更早起床,学生晚自习一直到10:50,老师肯定等所有学生走了再走,意味着睡得更晚。此外,学生高强度的试卷训练,也带给老师更多的批改工作和讲解任务。
高付出也有高回报。据我了解,学校老师的工资远远高于同类学校老师,早在2007年,普通老师的收入就有六七千元,班主任可能更高。高考后,学校还要按照班级高考成绩给老师发奖金,比如一个本一多少钱、一个本二多少钱,都有明确的规定。
另外,福利也相当不错,学校深处山中,老师都分有住房,每年会发衣服,学校食堂免费就餐,高考后还会组织老师出国旅游,我2007年曾私下里听说,老师们已经觉得去新马泰玩没意思,要去欧洲。
陪读家长的不易与迷信
最后,还得说一下这所学校比较特有的一种现象——陪读。和毛中适合复读一样,不知何故,家长们都觉得陪读有利于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客观来说,有家长陪读,给孩子洗衣做饭,孩子的确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学习,但家长陪读同样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
话说回来,大多数陪读家长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多数来自周边的乡镇,原本夫妻俩一起在外务工挣钱,为了给孩子陪读,全家的经济负担都落在一个人身上,要知道在毛坦厂租一间小房子并不便宜,当年是数百元到千余元一个月,现在涨得更高,还有一年年上涨的物价,而陪读的一方既要用有限的钱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又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随着学校名声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孩子来复读,家长来陪读,随之出现了广场舞和麻将室。
外界报道中,常提到学校那棵被陪读家长“膜拜”的所谓神树,这类迷信确实存在,这棵树在学校内靠近右侧的墙边,两年前,我亲眼看到,校外的墙边有一米多高的灰堆,全是迷信的家长烧香积累的,其背后,不过是一份心理安慰。
“高考工厂”的未来
向下延伸、办分校……复制办学模式
这几年,每次媒体集中报道毛坦厂中学,都关注于它当年的高考盛况,有时顺便回顾一下它的高考履历,很少涉及,或者压根不提的是,这样一所规模巨大的学校将何去何从。
我以为,只要现行的考试制度仍然继续,这所能让更多学生实现大学梦的学校,就有存在的土壤。不得不考虑的是,这几年上高中的已经是独生子女一代,生源确实在减少,而且因为就业难的现状,家长们对花钱花时间最后考上一个本二高校的结果不再满足。
复读生在缩减,学校不仅发现了,而且已经着手规划未来。据我了解,最近几年,毛坦厂中学正在做的便是复制自己的办学模式,大概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初中和小学延伸,比如另一个县的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民办学校就被它成功收购,派遣管理层进驻;二是办分校,像我所在的那所三流高中已经挂上了毛坦厂中学分校的牌子,近年高考成绩越来越好。
这样的一种复制,有人叫好,认为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有人担心,可能会造成了区域内学校的同质化,但在应试的大背景下,这大概还是一个伪命题,谁也无法研究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来。
总之,毛中被外界很多人“妖魔化”了。在那学习确实很艰苦,但并未“虐”到变态的地步。毛中只不过是一个摸透了高考“套路”的地方。所以,与其说毛中的“神奇”,不如反思高考制度,这个能被人摸透“套路”一一拆解并且模式化应对的制度。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