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40年高考作文解析:折射时代使命风格各异
阅读: 243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7/6/8 9:07:33
分享到:

  人生剧本之回味

  40年来,高考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之路,他们的人生剧本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高考已经成为人生履历中难以忘怀的记忆。经过高考历练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作文题?

  回顾历年的作文题,仿佛是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寻找当年的青春记忆……

  时光如白驹过隙,2017年恰逢高考恢复40年。

  40年来,高考不断变革,不断完善,高考政策紧随时代步伐,高考作文亦随之变化。

  2017年高考前,华商报通过采访高三一线语文教师、大学教授、专家和学者,对历年来高考作文题进行解析——

  >>教授、专家、学者简介

  刘路:男,1947年10月生于陕西长安,教授,作家,文学评论家,文艺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77年参加高考,被陕西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中文系录取,曾主持陕西高考评卷工作15年。

  刘炜评:男,1964年10月出生,陕西商洛人,1981年参加高考并被西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现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艳茜:女,196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黑龙江绥化人。1981年参加高考并被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锐:男,1969年10月出生,陕西兴平人,1988年7月参加高考,被咸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后进修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铁一中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6年。 华商报记者 程斌 摄

  恢复高考40年来,每个时代的色彩斑斓,投射在一个个高考作文题中;而一个个高考作文题,凸显着40年来的历史脉络,铭刻着一代代人的多彩人生。

  1977年高考作文

  折射鲜明时代特色

  “回眸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可说是‘时代情怀,社会足音’。”6月6日,远在北京的刘路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977年的高考,绝不是一个常规的教育事务,而是新时期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一个时代的拐点。”刘路有着深刻感受,他也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之一,对1977年高考作文题,他记忆犹新。作文题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给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全国科学大会是当年4月召开的。它的召开,预示着“浩劫”已过去,科学的春天正到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祝辞》中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像春雷一样响彻祖国大地。

  刘路分析,面对这个题目,广大考生都有千言万语,或抒发献身科学、攀登高峰的宏伟理想,或展望我国科技事业的灿烂前景……发自胸臆、流于笔端的作文,既是时代的強音,又是真情的流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张锐说,纵观恢复高考40年以来的作文题,无不鉴照着不同时代的鲜明特色,见证着社会生活的激荡变迁。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题承袭了文革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挂帅”的特点,如陕西省的两道作文题中的一道就是《难忘的一天》,北京市的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张锐分析,高考作文题常常会刺激起全社会的兴奋,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生态、文化取向、价值判断擦出最耀眼的火花。

  上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

  折射时代使命

  承上启下反思与变革

  “1980年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结果没有画好这个‘蛋’。”张艳茜说,“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三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件,用‘天翻地覆慨而慷’最能形容我们当时的感受了。”

  张艳茜回忆,那年高考作文题是读《画蛋》有感,与前三年命题作文有很大的区别,这次是阅读文字后自己命题。“当我提笔开始写作文时,脑海中涌出了许多相关的词语,比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张艳茜说,这是可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作文,不再像以往整齐划一的一个论点的作文,而是从多个角度入手都能阐释主题的议论文,比如关于知识的积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等,会有许多的题材供学生去选取。

  “1981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这也是我补习后第二次高考。”张艳茜说,1981年作文题目是在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只要密切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是一篇很容易入手的作文。认真反思那10年,毁掉的不仅仅是树木,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从培育树木角度延伸到培育人才方面等等。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变革中,开始解放思想,张锐认为,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乃至个人层面,都在客观、正确地面对现实,对此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或纠正,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再次振兴的热望,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与之相应的高考作文题,折射出时代历史使命:承上启下、反思与变革。这些都是为整个国家进入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而做着积极准备。

  上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

  改革深入文化多元化

  关注社会问题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文化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张锐说,这一时期,确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等成为重中之重。与之相应的,作文题有1991年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思辨题、1994年的《尝试》等,命题形式主要为话题作文。

  为什么高考作文题会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变化呢?“古人说‘时也,势也,’时不同而策不同,这是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张艳茜认为,当时正是中国许多独生子女长大参加高考的时候。很多家庭是“独苗”,集祖辈、父辈的关爱于一身,失去了在大家庭里各具个性的兄弟姊妹共同成长的环境,性格、适应力、亲和力和交流交往能力,以及知难而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气概,也随之减弱。对于这些社会问题,教育学家们用心良苦,将对此的思考运用到了高考作文之中,如1997年的《乐于助人》和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初高考作文

  时代飞速发展

  风格各异丰富多彩

  张锐分析,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题承前启后,承前的有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启后的有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等。2004年之前,高考命题形式以材料作文为主,之后高考自主命题放开,命题形式多样,作文题既有时代性、文化性、人文性,也有地域性,风格各异,不一而足。

  对此,张艳茜剖释说,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所面对问题也很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就如同一艘讲求速度在扬帆航行的大船,在快速发展期间,由“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是让我们冷静思考,好才是发展的关键。如何保证多少年都有“好”的发展态势?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培养问题是重中之重。

  张艳茜觉得2007年陕西的高考作文题正是在如何“好”上做文章的。那年是“看图作文”: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站着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张艳茜觉得,这个作文是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都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正确对孩子进行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也是教育不能缺失的。

  从2000年到2008年,再从2009年到2016年,高考作文丰富多彩,张锐以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壮大,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开拓创新、反腐倡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时代风貌异彩纷呈。正是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时代融合传统、个体兼及社会的特点,张锐的理解是,高考作文命题更贴近时代、社会和学生实际,比如2011年全国卷的关于中国的崛起;2015年全国卷的“女儿写信举报爸爸”,是对情、理、法的权衡考量。

  高考恢复40年来

  万变不离其宗

  作文彰显大特色

  回顾1977年至今的作文,刘路认为,历年来,高考作文题虽经多次变革、反复调整、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完善,但基本上体现鲜明特色:

  一、作文题目围绕时代发展,关注热点事件。

  这主要体现在高考恢复之后的初期阶段。如1978年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意在鼓舞全国人民大干快上、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1981 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 年的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呼吁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以及2008年以汶川地震为主题的材料作文、2011 年的《彩票》等都属对社会热点呼应的题目。

  二、解析与评论社会现象。

  刘路称,学习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是知与行的统一,是青年学生必然的人生课题。这类题目,在高考作文中屡屡出现。如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的漫画《这地方没有水,另换个地方挖》等。

  刘路特别指出来,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大都来自日常生活,来自改革深化后生活的新变迁。

  三、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弘扬精神文明。

  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刘路表示,素质教育的成果,需要在高考中得到检验。它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这类作文题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如1999年的巜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4年的巜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些题目,无一不用到两分法、两点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统一规律等哲学原理,哲思色彩甚浓。

  “个人以为,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三个显著的变化。”刘炜评阐述自己研究后的发现,一是选材越来越接近考生的生活实际感受和精神诉求;二是可供考生选择文章体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三是留给考生的发散思维空间越来越广阔。

  调研时,刘炜评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考作文题与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近20年的作文题做了比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题:《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195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1961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等。

  近20年间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女儿举报老爸》(2015年)等。刘炜评教授说,“我们会清晰发现,‘文变染乎世情’积极的变迁”。

  刘路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变染乎世情”“文以载道”,这是中国写作学、文章学的优秀传统。回顾高考40年来作文题,不管是直接命题还是给材料自拟题目,都折射了时代发展、社会缩影和变迁,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高考作文?”刘炜评教认为,好的作文题应当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个是能真正调动应试者发自内心的“说出真话来”的热忱,第二个就是能考查出应试者“把话说清楚”的能耐。 华商报记者 程彬

来源: 网络 编辑: xuesh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