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语文:如何让我们的高考作文“丰富”
阅读: 160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4/16 10:49:00
分享到: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标准之一。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主题是“灵魂”,结构是 “框架”,材料则犹如“血肉”。血肉丰满,材料丰富,文质也就得到了发展和提升,获得理想的分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让我们的高考作文“丰富”起来呢?

一、事实材料多种多样。大千世界,是由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实构成的,但这些事实,又不能一股脑儿地全部拿来,要加以选择,合理撷取,为我所用。也就是说,我们文中的材料,既要众多,又要典型;既要丰富多彩,又要灵活多样,不能只用某一种或某一个方面的材料。蜜蜂采花千朵万朵,酿出的蜜才又香又甜,写文章用材料也与此同理。例如,2008年陕西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我们的信念,我们的选择》这样开头:

2003年,那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典”战争,我国人民凭着坚强的信念战胜了;2008年,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席卷了南方众多省市,我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也战胜了;2008年,大地无情地震动,时间被定格在5月12日14点28分。但大震无情人有情,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凭着必胜的信念,让我们的心不再震动,让人们以足够的爱和勇气来战胜这场震灾。

这段文字,列举了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三个重大事件,依序展现,充满坚定信念和自强决心,情真意切,激人奋发。除此之外,文章还运用了若干其他材料,如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名言,母亲、学生、老师等人物,还有高山巍峨、大海澎湃、鸽子飞翔等事物。它们出自不同的段落,点面结合,信手拈来,共同表现了“灾害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但我们能够选择对待灾害的态度”这一中心,表现了我们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的介入,或者少了其中的某一个材料,都是有缺憾的,都会削弱内容的丰富性。

二、引用材料多姿多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引用他人的材料时,要因文题而异,因主旨而异,因考生知识阅历和喜好而异。可见,引用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材料都可以引用的。讲究的原则有两点:一是要多引,频率要高,以显示其优势,呈现出丰富的特点;二是要杂,面要广,以展示出考生的匠心,体现出材料典型的特色。也就是说,所用材料要具有各方面的代表性,这样才有说服力和权威性。这种丰富,主要是针对议论文和抒情文来说的,因为引用在它们的领域里更有用武之地。例如,2008年安徽省某位考生的作文《带着感动出发》中一段文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易安的生活曾是那般快活。湖中嬉戏,月下畅饮,说不尽,无穷好。不料国家犯难,烽烟四起,无奈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纵使困苦,也能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秋佳话。而对于昔人,根本更多只能“望断归来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在孤独与寂寞中找寻出路。最后只有泪洒孤舟,感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段文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引用了5处诗词佳句,使行文清新自然,洒脱飘逸。除此之外,文中还有《诗经》名句、《离骚》警言等引用,共达十几次之多,它们频繁点缀,随处可见,丰满了人物形象,丰富了主题的内涵,体现了考生深厚的文学积淀,给人以哲理的熏陶、真情的感动和心灵的洗礼。

三、自我材料虚实并呈。写文章,是笔者创作智慧和创作灵感的自然倾泻,当然离不开自我。尤其是以“我”为主体的内容,则更要大量地放进自我方面的材料,至于他人的东西,那都是为“我”服务的。涉及自我的材料,就呈现时段而言,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阶段,过去的材料需要通过回忆,将来的材料要靠联想和想象的火花,相对写实来说,它们都是虚幻的。要让自己的作文丰富起来,在运用自我材料时,要做到虚实并呈,互为补充,这样,自己的形象才血肉丰满,富有立体感,表现的主题才有深度、力度和可信度,文质才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甚至进入满分的行列。

材料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是作文发展等级中内容丰富充实的主要体现,而要用好材料,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不能大量地堆砌材料。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要根据主题适当选用,不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材料多而不累,内容丰而不杂,作文“丰富”的特点才能显现出来,“发展”等级获得高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是引用材料不能有局限性。在引用材料时,既要高频率,又要多样性,如古今中外、诗词歌赋、谚语格言、成语佳话、经典故事、公式定理等,这样的材料,才具有“丰富”的特点,文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来源:《语文报·高考版》2009年第11 莫家泉

来源: 《语文报·高考版》|http://www.jb1000.com/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