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历史:文综历史非选择部分发散思绪之浅见
阅读: 2532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4/16 11:46:02
分享到:

  近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命题伴随着全国课改之风而激荡,或多或少地呈现某些全新的趋势,即历史学习内容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素。历史命题立意清新、素材简短,通过能够感悟、亲近的情境材料入手,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如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对民族精神的领悟和弘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平与发展(即国际意识方面,世界各地区、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及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竞争意识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等,注重对中学生品性的重塑和社会对创新进取人才的培养。此类命题既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旨在考查学生的主干知识及基本的历史技能与研究方法掌握,通过纵向延伸,把握历史不同阶段的特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筑较完整的文明史。开放性的大跨度、小切口的题型,从内容到形式也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同时也便于中学教学。本人就数年来的细心研究,浅谈一下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部分的理解与命题思路的认识。

更加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核目标的落实,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如全国2007年文综II。其主要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先从美洲文明(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年左右至900年左右);后古典时期(公元900年左右至1500年左右))中的“玉米”切入情景材料,而“玉米”一词可以说是2007年语频较高的词汇。选“玉米” 切入的起点是很高的。关于“玉米”对美洲文明的影响,马克思曾说“哪里停止了玉米的种植,哪里的文明也就绝了种”,可见“玉米”在很大得多的情况下造就了美洲古老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玉米”从美洲传播到欧亚大陆,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选此入题,实际上讲的就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或景观。新航路开辟后,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此设问,旨在讲述文化传播的前提与方式。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实际上讲的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影响。也是考查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经过一个大的跨度,历史把厚沉的笔触放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前苏联,放在不适合“玉米”种植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全苏联,放在美苏争霸国际局势动荡的年代,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综合科知识辨证分析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通过对所给材料的综合信息提取与辨识,使学生轻易得出如下的结论: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由于这道高考题受分数平衡制约,它没有能顾及到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的考核。如增添 “玉米” 从美洲大陆二百年间传播到欧亚大陆并改变农业结构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怎样指导我国农业生产?那么这道题便无懈可击了。

附:(2007全国文综二)(60)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

其次,取材于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横向联系,小切口、大跨度、深分析,考查基本的学科技能,且取材不拘泥陈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汉初年,民族间由分散到整合,初步形成“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从东汉末年到唐中期以前,由于少数民族内迁、民族大融合以及最高统治者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或民族观,使得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融入了刚健、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从唐末五代十国到辽、宋、夏、金、元时期,在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影响下,民族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明清时期则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边疆开发,民族间的联系空前加强,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五十多个民族最终形成一个血肉相连的、具有强烈的凝聚力的多民族大家庭。

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4)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4)

答题要点:(长城曾是抵御游牧民族骑兵南下的一道天然屏蔽,从战国时起赵、魏、韩等为抵御匈奴人的侵扰而修筑,灭六国后,秦始皇命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为了抵御匈奴南下的进扰,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命蒙恬主持修了万里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长城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1)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2分)

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本,(1) 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1分)

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1分)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3分)

关注课改,重视探究学习,加强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适当进行反思与评价。如: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迷。学习这类专题,并不是仅仅介绍一个古文明遗址的发现与谜团,而是借此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文明的发现与特证。其未之谜团与揭开这些谜团对于认识中华文明源流意义深远。文明反衬出来的许许多多重大的学术问题,如同千古之谜,期待着人们去探索,去破译。袒露历史的真实。又如:中国近代化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从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大门,中国便开始了艰难而曲折的近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科学化)历程,我们通常以专题的方式探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内在联系与相互间的差异,从而发现其间的扬弃、继承与发展及从近代化的曲折历程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历史启示。(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真正实现近代化必要前提;知识结构的变革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

命题趋势变化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改变课程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注重文明史的学习,宏观把握历史大致线索,以专题为纽带组织知识,不考虑原有的知识体系,摈弃过去教材中的难、繁、偏、旧部分。顺应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和整体观的趋势,选择一些典型的范题细心剖析,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杨跃飞)

 

来源: 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