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手,就知道其功夫的修炼程度。一张口,就知道其书读到了哪一本,即文化修养达到了什么程度。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要求大家要重视自己的语言文字乃至于文学文化的修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试想,如果一个人张口闭口就是大灰狼小白兔,我们可以断定他是受过幼儿教育的,如果说的是钓鱼的小猫过河的小马金色的鱼钩,我们可以推测他是受过小学教育的,如果其人的言谈中涉及到回字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奥楚蔑洛夫般的变色龙,大家就知道此人是读过初中的人。自然,口中能够说出马蒂尔德式的借用、见人就说阿毛故事的祥林嫂、人未到声先到的凤辣子,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此人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
某种意义上说,以上所举的例子,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文化名片的展示。因为这些内容是我们社会我们时代的最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也最能够获得文化认同的地方。通过这些内容,别人就可以判断自己所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或进不进行交往。
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文化修养的地位,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自己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现在的教育虽然受考试的影响很大,由于一段时间内为了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没有单独去考一些文学常识的填空,导致一些地方不重视文学常识的教学与复习,进而误导了一些学生,以为完全可以不再去关注文学常识的学习与积累,这是很错误的认识。
文学常识首先是作家作品的常识,这是一个人的文学乃至文化积累的符号性标志。当大家为了一位豪气冲天的人配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者说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询问其出处,询问这是谁的某朝代的诗人时,会让人感到书读得太少而容易羞愧。这种情况下,文学常识就成为了我们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与钥匙,因此,我们不能够小看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也是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可资借鉴的广阔背景。很多典型的人物场景,很多睿智的名句诗词,都能够唤起我们更加美好的情感和智慧的思考,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以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等等。
这些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类内容,在一些人看来是机械记忆的内容,没有实用价值的内容,这种认识是一种误导。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很多的内容,主要在于我们是否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不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就是高考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浸润进自己的作文,在审题谋篇取材具备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这样的满腹经纶的文章难道不惹人喜欢吗?
文学常识的第二类知识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很多意象的理解与记忆。在古代诗词曲赋的学习欣赏中,还需要理解和熟记一些在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中的大家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如一说到杨柳,就知道是对客人的劝其留下的意思。因为诗经中的“杨柳依依”即最早的出处,历代的诗词曲赋都在使用这样的“柳”的意象。相同类似的意象还有很多,诸如“冰雪”“月亮”“浮云”“杜鹃”“哀鸿”“长亭”“高楼”“梅兰竹菊”等,都一直带有特定的中国文化的意象,深深烙在了文化文学的长河之中。理解和使用这些千百年来的最能够引起共鸣的意象,很快就能够找到文学的知音,寻求到很多共同的语言。
掌握了文学常识的这些第二类知识,除了对自己的文学修养的提高以及进入社会与人交往有好处外,首先是在高考中能够增加自己的古诗词鉴赏的得分。现在每一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有一道古诗词鉴赏的考题,这些题目,考的就是大家的文学修养,考的就是大家的文学常识的运用。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意象的知识,在鉴赏的时候,就能够很快通过意象抓住诗词的主旨。有时候,试题还常常直接考察对意象的把握和理解,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具有古诗词意象这一类文学常识的储存与积累了。
文学常识的第一类知识是机械的人名朝代名国别名以及具体的句子,第二类是一些长期凝固几点下来的负载有饱满内容情感意义的意象类的符号,第三类则是对文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内容风貌的整体把握,这就是风格手法类文学常识的理解与储存。
诗经是现实主义的始祖,离骚是浪漫主义的发轫,诗风在初唐中唐盛唐晚唐的差异,宋元传奇明清小说的各自特点,应该结合课文有所了解。关于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应该有一个粗略的知晓,如豪放派、婉约派,沉郁顿挫、狂放豪迈、清新清丽,等等,头脑中有关于时代国别的文学流派风格类的文学常识的储备,在面对新的作品进行阅读与鉴赏时,不至于没有思考阅读评价的参照比照的背景,不至于没有理解鉴赏方面的名词术语。
在当下的高考语文试题中,这类的考试题目近些年有增加的趋势。首先是2007年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高考语文试卷单独列出“文学类文本阅读”,其间的要求就有对整个作品的整体把握与感知,就开始要求对作品表达出的风格认识和表达手法及作用的分析。除了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试卷外,非课改试卷也紧随其后,考试时选用小说阅读的在逐渐增加,其小题的设置也在追问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认识方面以及表现手法方面的试题。
最后谈谈文学常识的学习积累整理与复习备考的问题。
一初始学习时要理解内容和大声朗读,真正进入文学作品之中,去体验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熟读基础上逐步达到能够背诵的地步,并能够准确地将其主要内容,尤其是一些千古传颂的名句名段默写下来。第一遍印象准确深刻清晰,就为以后的运用乃至于复习备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已有的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归纳整理。或者按照时间朝代国别进行整理,将具体的零碎的文学作品常识置放于自己的文学系统之中,以便于形成系统的文学常识。这样的知识既便于储存,也便于检查和提取,有利于自己的系统记忆与背诵默写。
三按照一定的专题或者其他的类别进行新的组合梳理。同一首诗词,既可以按照朝代进行一次归纳,又可以按照一定的意象进行分类,尤其是意象类的知识,就可以按照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人物器件、事件典故等进行不同类别的归类置放,以加深自己的文学常识的印象。
四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有了一定的储备积累,仍然有很多人不会甚至不习惯去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将其束之高阁,这样的结果,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迟迟没有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没有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这是很不应该的。有积极主动的引用和运用,开始可能不太自然,或者不太恰当,这不要紧,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理解加深以后,慢慢的就会引用自然运用贴切的。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水平,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书面写作能力也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五注意自己在历次语文考试中的文学常识的准确表达与娴熟运用。这里包括名句名篇的默写,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作文中文学常识的引用与运用。默写的字形字序是否完全正确,有无含混之处;古诗词鉴赏所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储备量够不够概念准不准,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所需要的文学常识能不能作为自己鉴赏时的理论支架,文学名句文学常识在考试作文中的引用运用是否适当精准自然贴切。自己有关文学常识在错题集中有没有一席之地,能不能帮助自己提高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运用水平。
考试是阶段性水平和学养的检测,但是,作为一位现代社会里的一份子,具备最基础扎实的文学常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要的一种长效修养,也是自己一辈子具有丰润厚实多彩精神生活的最必需的奠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