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历史:如何正确处理与把握宋明理学价值观评估的尺度

阅读:17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5/15 14:30:55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目前新课标高中历史课本在行文表述上具体评价并不多,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很多学者对二程、朱熹、王阳明几位大儒,则从以下几点肯定他们的学术贡献:第一,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考察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孔子很少讲哲学问题,孔子是个现实主义思想家,他比较多地讨论现实中的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教育问题,不太讨论诸如宇宙本源、形质关系等命题,孔子是现实感很强的思想家。但是人类总归有灵魂层面、信仰层面的要求,于是,佛道两教在魏晋以后大行其道,可算是乘儒学之隙而入。朱熹的新儒学思想,远承孔孟,吸收佛老哲理方法,融入儒学,故能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形成儒学思想的成熟理论状态。而且朱熹思想远传国外,广流世界等等。

第二,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朱熹的《四书集注》融汇了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研究成果 。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溶化到每人的血液之中。

第三,肯定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和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二程在天理格物致知,朱熹在”“”“”“等辩证关系有创新的说法。朱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学问的严密理会的思维方法,他的学术概念比较明晰确切,对概念关系思辨精密,思想体系严密系统。这使理学家个个成为严格的哲学家、思想家。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个学派是同政治密切相联系的,是以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的德性为最终目的的。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密切注意上述提示。

但是讲课时若更进一步剖析理学的实质问题那就取决于老师个人的素质了 。应当指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强调了人生的责任,到现在为止不知成为多少人的人生座右铭;只是这个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将儒家理论发展到新阶段的同时也将传统儒家的活力逐步扼杀,在造就一批天地有正气的君子同时也造就了更多以理杀人的道德先生和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文天祥,方孝孺,海瑞追求个人道德的完美令我们感佩的同时,也有时使我们对道德追求生出一似困惑,在这些人的道德走向颠峰之时,他们给那个时代是否又留下了更多遗憾?文天祥的道德没有挽救宋朝败亡的命运,方孝孺的也没有阻止朱棣由燕王变成永乐皇帝,倒是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株连十族的血腥记录,而海瑞的清廉也没能澄清明朝的吏治,反倒他的困饿而死的家人令我们难以忘怀。问题是历史上哪个王朝不是将道德的大旗张扬于手中,结果还是造成了国势的江河日下。实际上根子不在于此,那个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道德已经开始戕灭人性,将人异化。这样被阉割的理学就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思想而大兴其道。汉唐时期的率真大气潇洒在宋明程朱理学的道统中早已悄然远去。

中华儿女,血脉相传生生不息。它的博大精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确有生命力,所以它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自强不息。已经有太多人讴歌中华文明了,它也确实达到了一种很高的高度。窃以为,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之中,重中之重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尤其是从孔儒宋明理学中寻求资源。该思想归根结蒂是一种以王道为理想、以教化为途径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的教化思想以人文主义为特色的,赋予中华文化有人文主义传统。和谐社会既是儒学思想的核心,也是社会人心的深层渴望,同是又指出当前社会问题丛多,必须逐步进行融汇及化解。而和平崛起,是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扬升后,中国人自信心得到强化,从而提出的一个未来愿景。孔子在现实世界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失去了孔子智慧的启迪、儒学教化的润泽,中国人精神的家园会变得如何破败不堪,我们已经深有体会。目前台湾由国民党执政,国民党是主张复兴中华文化,以承担道统自命的党.宋楚瑜和台湾同胞来大陆高度赞叹岳麓书院文化的魅力,宋楚瑜在参观后发表的感言中说:今天楚瑜很荣幸到仰慕已久的岳麓书院来一了心愿,瞻仰前贤,同时不仅能通古今之辩,也希望能够给楚瑜一个读书人的基本鼓励,那就是读书通万卷的道理不仅是神交古人,更重要是能够胸怀天下。

大陆推出文化牌,推出两岸共建〔中华文化核心区〕,以此展开两岸的实质合作,建立互信,建立共同的心灵符码,对将来两岸的和平互助,都是极有必要的。

可见儒家传承几千年,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现在虽然学术界是不太提国学了,可国学还是在你的生活中若隐若现。为什么呢?

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这是一种大境界,大觉悟,试问,难道你做事时不是在追求这种.仁义礼智信,谁敢说不好?要是你不仁不义,估计你在道德上有了很大问题。要是你狂悖无礼,估计你是家教有问题。要是你言而无信,估计你的信誉问题就严重了。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按照儒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了。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社会活动标准的一种总结。儒家学术很大程度上已经淡出了法律的范畴,而是成为人们的道德准则。理学来自传统文化的儒家道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苏轼明白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文如其人,便可彪炳日月。其实这类诗词的表白都 以民为本” “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道德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格言,都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当然儒家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那是现代的社会和古代社会的不同造成的,你总不能要求五千年前的法律到了今天还适用吧。中华大地也屡次被外族入侵,可文明没有消亡,而是慢慢的通化了野蛮民族,这不能不说明了儒家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儒家的感染力是多么强悍。当一个民族始终传承着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时,是没有人能征服她的。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假如把这一面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就会模糊我们的视线,以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我现在想谈的则是它的不足之处。儒家的礼义之学实质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三纲五常是君临天下的伦理规范,封建统治阶级以治天下,我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称,儒家思想的核心——伦理道德又是封建社会塑造整个中华民族灵魂的主要的精神力量.孟德思鸠说过:一种奴隶精神统治着亚洲,而且从来没有离开过,在那个大陆的全部历史中,不可能找到任何一点自由精神的痕迹,只能看到奴隶制的耀武扬威在中国的全部历史中,连一点标志自由精神的痕迹都找不到,人们只能见到奴役的壮举。我们姑且不去论说孟德思鸠评价儒家思想的绝对化及片面性,但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之主流是官府奴役人该结论并不为过。到了宋明理学官府意旨则完全制度化了,毫无独立之人格,无生命、财产之保障,更无个人自由之可言。中国文化认为人生而不平等,而且把不平等扩大化、制度化。这件事是中国迟缓现代化的主要原因所在。

正因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学派的礼教文化,因此,近代新文化的开拓者首先把矛头对准孔家店,对准吃人的仁义道德。因为它延误了中国近代化,这些足以说明,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的广泛性、持久性和深刻性,是其它任何一个思想流派都无法比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和平内敛的民族从不向外扩张侵略即便是在最鼎盛时期也只是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通有无。但是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沉睡中的睡狮,我们发现我们的社会制度已经落后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并导致整个国家的落后和挨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历来是以和为贵的。不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人和)。可惜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思想和理念根本就没有贯彻到社会制度方面,没有形成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组织架构。

在中国,传统的华夏文化无法产生资本主义、无法产生现代科学、只能妨碍现代化,但是它们的伦理观,道德观,教育观以及天地合一的和谐价值观倒是应当继承发扬光大的。这件事是我们学好中华文化必需遵循原则。

儒家讲究:诚意、静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在提倡个人修养的同时是强调要为国效力的,胸怀不可谓不远大,可惜它却未能提出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社会制度体系反而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加工利用弄出什么三纲五常的东西成为钳锢人们思想、被封建王朝利用的统治工具,也成为儒家思想永远不可洗去的污点并直接导致了中国后来的衰落挨打。道家思想呢?道家在个人修养上也有着大智慧。洋洋洒洒《道德经》五千言字字珠玑,闪耀着超尘拔俗的智慧,为后人所景仰。但老子的社会理想: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社会理想从来就没有被人重视过,更不可能得到实践。

道家应该更具备哲学的色彩,它所提出的道本身就是对世间万物的哲学总结,这样的哲学总结及其蕴涵的人生理念往往成为知识分子失意时人生安慰的心灵鸡汤。因此,道家的出世往往成为人生失意者的心灵安慰,老庄是失意者的天堂和避难所。而佛家是出世的,它的四真谛:苦、集、灭、道。说的是人今生来到世上是来受苦的,是还债的。今生的苦修是为了还过去造的业。今生是为未来活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到达人生的彼岸——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根本就不可能指望它能在社会制度方面作出贡献。

中华文明复兴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思想创新!中华民族已经在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泥潭中自我陶醉、自食苦果迷失很久了,因此需要智者的棒喝!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居功甚伟,它向全人类贡献了一份普世价值的菜单。这份菜单上有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宪政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属于稀缺的甚至是缺失的价值资源。

 当前,我们应该首先承认并接受普世价值观。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提出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和尊重并保护人权。多年后的中国,我们做得怎么样?时下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让全体国人相对公平的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降低行政成本惩治腐败,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等这些理念也被提出来了,还希望能落到实处,在制度建设上能体现出来。先学习现代发达国家一些好的东西结合着自己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出一种最好的社会制度,实现中华帝国的重新崛起和中华文明的中兴。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华民族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在私人生活中,传统文化非但没有过时,即使在今天,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儒文化是强调个人修行的,比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扩展程序,也是一份价值菜单。它的问题固不小,但至少其中的诚意正心修身等内容,对于现代化所带来的一路下行的世俗化,则有一定的道德逆挽作用。当然,推崇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自律而非他律。他律就变成道德专制了,传统社会正是如此。在个人自律的意义上,古代士人重名节,总比今天唯利是图、不讲廉耻要好得多。现代社会是一个欲望过度开发的社会,欲望本身没问题,但欲望的无止境却肯定带来诸多问题。因病发药,传统文化的道德属性可以也应当发挥它这方面的功能。今天我们能碰上一个道德自洁的人,虽身不能至,却也是心向往之的呀。让儒家回归私人领域吧,就像让民主宪政看守公共领域。从体用到公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生活本身的分际和两种文化的边界。 孙曙光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