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生物:新课改下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阅读:185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5/15 14:41:04
摘要:
素质教育施行下,新课堂改革是发展的方向,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做的问题?我根据自身对教学的理解,将教师如何处理教学,把教师任务的时间段划分为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是教师对教材深入挖掘,把握教材和学生的问题,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课中是调动学生讨论和展示,使学生希望参与,能够参与;课后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的措施。
随着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面临的是时间比以前少,教学的内容并没有改变的现状,所以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也是符合教育理论的,对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可以说给我有很大的启示,兖州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当时我们设计这个课堂的时候,是基于传统课堂,这里的划分也是传统的。“六段”指的是课中的六段,即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六段显示的并不很明显,因为六段的划分,是作为教师课堂思想的控制,是内在的,并不是表象的。学习兖州课堂教学的模式之后,加上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把我们教学的模式制定为“5+25+5+10。5分钟的课堂讨论,由小组解决个体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借此机会经行学情调查,对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25分钟是学生展示和教师点拨的时间,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如果有偏差和错误,教师要及时制止,适时经行点拨,该讲则讲,另外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案,应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生成问题;5分钟是巩固吸收,让学生把当堂老师和学生讲的内容再重新整理,真正能掌握理解;10分钟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此时教师要做好预习指导,确保预习效果。
模式只是一个形式,每种教学都有其确定的模式,但是对于每种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完全相同的,除了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之外,关键是每一个步骤的落实、衔接,以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不是明确,有的时候在上课之前甚至不是知道干什么?该如何做?虽然对于不
同学科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节次也有不同的上发,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启发方法,对于不同的学生的传授方法也是不相同的。但是教授知识的目的是一样的,针对以上情况,现在将我在新课改中的做法和对新课改的理解简单的叙述一下: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对课堂教学的解释是:又称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规定人数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和时间表,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从课程改革的角度讲,是指在班级授课中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具体讲1、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师生物化劳动 ,靠提高课堂45分钟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2、要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在上课过程中我把一节课分为三段:课前、课中、课后。
(1)课前:掌握教材,针对学生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学案,并针对导学案把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出现问题或者是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设想,将导学案中的内容给分出类别,哪些是不用讨论就能知道答案的,哪些是学生讨论能够得出答案的,哪些是教师必须要点拨才能讨论的出答案来的,把课前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教师自己单独备课,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逐句的思考,并针对试题回顾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能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争取达到能够给你一套有关本节的试题,你能够指出这套试题没有考察到的知识点,考查的方向可以怎样变化。
第二阶段是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过程确定的是本节知识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何突破重点难点、制定导学案。教材根据主备人的发言,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重难点的突破给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导学案中导学的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争取能够达到备课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最后形成备课组的整体的效果,导学案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以前的集体备课没有做好,上课的时候总是感觉有的内容没有讲好,把内容将过去之后听别人课的时候会感觉到别人的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或者是刚上完一个班的课,再在其他班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样讲比上节课的时候那样讲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出现这种情况就是集体备课没有准备好,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集体劳动。
第三阶段是教师单独备课,这一阶段是教师吸收集体备课的精华加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本班实际情况的了解,系统的调整教学思路,确定上课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教师要展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和展示过程中会出现那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要有一个课前的假设,并分配好学生讨论的内容,计划学生讨论的时间。
(2)课中:根据课前的备课严格的控制讨论的时间,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并且要对学生的讨论给予一定的评价。这个阶段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大约5分钟的时间,学生就课下自己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教师内巡视,对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和完成的质量做到心中有数,积极的调整课前备课的过程。
第二步:大约是25分钟,学生讨论展示过程。在学生的讨论过程,往往会出现下面这些现象:
有的学生就一个问题在拓展讨论,这个时候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给予纠正;有的学生经常对会思考的是自己为什么不正确,而不加入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去,在讨论时间结束后学生还沉浸在刚才讨论的思路中,没有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致使错过了这部分知识的
理解,教师应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提醒;还有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低,在讨论或者是同学展示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个问题是现在新课改下面临的一个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是在学生展示的时候要在教师里巡视对于一些没有集中精力的学生及时的提醒;有的学生还出现不参与讨论的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施行的是小组展示人不固定的办法,每个组的每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
总之,上台展示要有“风度” ,展示不仅是表达、表现自己的学习理解,同时也是自我修养的公开展示,需要注意言行礼貌,举止文明,落落大方。言行表达要有“力度” ,说话是为了大家听,表现是为了大家看。保证全体同学听清、听懂、看明白是对同学的尊重。
问题挖掘要有“深度”,热闹不是课堂追求的目标,欢乐需要适合学习需求。有思想、有情感、利于思考、利于内化应是外化的课堂发展方向。方法总结要有“高度”,学习方法的交流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内容,方法总结和诠释不是鹦鹉学舌,而应是自我真心体会,简单的重复对同伴无疑,应结合内容、材料展示自己的思路。课外拓展需要“适度”,课内外统一,引入生活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学习的广度,但课堂的开放是有限的,无关学习主题的“课外话”“逸闻趣事”应注意提炼和筛选。
最后,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一定要注意适时评价,我在做的时候就是给每个小组制定一个生物学科的积分榜,对每一节课的展示和讨论积极的小组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一周之后评选出明星小组,对于明星小组有奖励的政策等,积极的调动讨论和展示的过程。
第三步:大约是5分钟的时间,学生自己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教师在教师进行巡视,一个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还可以对学生的答疑,
第四步,最后10分钟要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对于下节课重点的内容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3)课后:对一节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这节课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那些问题学生没有注意到,对学生的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一周总结中体现,在下节上课前给予学生指正,对问题不太集中的问题给学生在导学案中明显的标示,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是对学生在课间时间给个别学生当面指正。
参考文献:
①裴娣娜、杨小微《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刘志军《课堂评价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林清华、何恩基《什么是一堂好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述评》,《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6期。
④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来源:网络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