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六重反思,提高复习效率

阅读:55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31 16:11:32
卓立子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这句话我觉得用来形容高考还是比较恰当。又一年高考过去了,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旷日持久,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
  
  反思两年来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我认为要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阅读。高考语知题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语知题考得比较常规,复习中,教师可以每天复习一点,我觉得不必太偏。到了高三,我们往往一味做题,用学理科的方法学语文,使学生对语文复习产生了厌烦地情绪,只会降低复习效率,而且对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帮助也不是很大。
  
  我觉得,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写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关于这一点,不用赘言。
  
  二、重理解。重阅读的另一个方面是要重视对文本理解能力的培养。对于试卷上的文章,不能仅仅为了解题而解题,应该引导学生读懂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然后再探讨文本所用的写作方法,等等。如果抱着只要知道答案的目的读文章,那么,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毕竟文章是层出不穷的,设置的问题是可以千变万化的,如果学生没有自我阅读理解的能力,是不能应付高考的。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一直做的就是阅读教学,但是,我们一直忽视了对阅读方法的引导,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忽视了对写作手法运用的教学,到了高三复习时,才对学生强调各种表现手法,于是学生就只会对这些手法以及老师教的方法生搬硬套,不会灵活变通,其实还是不懂不理解。
  
  三、重反思。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反思学习是相当重要的,课堂教学中,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反思总结;考了一份试卷后,让学生对照以往的练习,进行反思总结,查漏补缺,寻找突破口;写了一篇作文后,进行修改升格,对照比较,自我总结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写作方法。
  
  反思总结是必须给学生时间的,要相信总有很多学生能静下心来做这件事,只有学生自主发现了问题所在,才会自觉进行弥补。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老师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试卷上写反思,然后将错题进行整理,记忆。
  
  四、重自主。高考复习要有效,就要给学生自主复习的时间。学生有了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有了静心学习的氛围,有了反思总结的过程,那么,就可能在学习解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才能领悟语文的解题技巧,才能提高语文的能力。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每次考试前,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觉得还要再做题目,于是剥夺了学生自己看书复习的时间,其实,在考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和复习方案,给学生一些自己复习的时间,然后督促学生自己复习,这是很重要的。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自我查漏补缺。
  
  高考复习要有效,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重心理。要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老师必须从研究学生入手,关注学生的心灵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用快乐的心态对待高考复习,从而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高三语文复习,我们让学生背了很多知识,默写了很多名句成语字音等,有的学生是很反感的,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是简单粗暴的命令,而应该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觉得是有必要背诵默写这些知识的,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允许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学生,不要再进行重复劳动,别的同学默写时,自己可以看一些另外的知识。这种对待差异的个性化的复习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同学,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所以,高三复习中,要增强内驱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六、重差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中主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要充满信心,并为每个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适合自己个性需要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也是关注到了学生心灵需要的教学观。
  
  我认为,高三语文老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种差异,应该帮助学生把学习的内驱力真正化为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从而制定符合实际的个性化复习方案。我们可以设计一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表格,表格上根据高考的各个大项,从语知语用到作文,分别呈现,然后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明确各自的优势区域、薄弱环节,然后根据其基础、能力、发展前景、努力方向等,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商定,然后选择最易达成目标和“最近发展区”,指导学生制定完成目标的方法,进行重点突破。
  
  学生了解了自己,明确了学习目标,才会有奋斗坚持的毅力,才会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才会感受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并为之而欣喜。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成果,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前进,才能在高考的战场上取得辉煌。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email protected]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