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化学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的探讨

阅读:57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5:10:27
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 望和要求也越 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被淘汰,素质教育也早已深入人心,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则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导方向。本人就化学教学中如 何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创新,这个词由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92)中提出的,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社会价值的创新,指因个体的发现和创造为人类社会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二是指个人价值的创新,它指个体发现和创造出相对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创新教育,是指在中小学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创造性地学习,即创新性学习。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不能永远依靠教师,也不能盲目迷信书本,而应该学会创新性的学习,应该勇于质疑问难。学问学问,一是学二是问。通过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分析,可知,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化学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既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种学科特点为实施 创新教育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是一般性创新素质在化学领域的特殊表现。除了包括化学知识结构、化学实验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认识策略等智力因素,也包括兴趣、价值观、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1、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如我国古代化学科技的领先(如炼丹术、火药、冶铁等)与近代化学科技的落后对比,我国 化学工业的状况(如石油工业、钢铁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化学科学发展的成果(侯德榜制碱法、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等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民族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创新成为学生自觉需要的东西。
2、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和热点社会问题的教学
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好的教材。如初中教材中,有关拉瓦锡推翻“燃素”学说提出“氧化”说;高中化学中,凯库勒由梦境得灵感提出苯分子结构;门捷列 夫从玩牌中得到启发排出元素周期表;美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等化学史实。人教版化学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一册,绪言部分提到太阳能的循环 使用的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了解如果模拟叶绿素的功能,通过人工方法使光合作用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可以一举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和 能源危机两大社会热点问题等。这些都可以教育学生:科学的发现过程是创新过程,科学成果往往为属于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引导学生关注创新,从而树立学生立志创新的坚定信念。
3、重视化学教学 中的实验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可以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 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钾与水的反应,喷泉实验、银镜反应、爆炸实验等)。但这种新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这样,方能起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
4、重视化学教学中的习题课教学
习题是培养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化学习题中有不少习题是有多种解决方法的,在心理学和课程教学法的诸种专著中都一致承认“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而发散思维被许多学者视为创造思维的核心,学生的创造 思维的培养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点。因此,化学教师在习题课上展开“一题多解”的教学时要用启发式,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愿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兴趣,讲清“一题多解”的思路,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推广学生中“一题多解”的好方法。这样学生就必须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思维,努 力实现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目标。因此在平时的习题课教学中,应从解题方法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创新。
5、重视化学教学中的课外活动
化学课外活动课因其有较强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众多化学爱好者,并使爱好者有实现创新欲望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化学创新人才。(1)指导阅读拓宽知识面。读化学科普读物,化学史、化学家传记等书籍,或观看录像、电影等。对有发展潜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适当看一些大学化学书籍。(2)开设课外实验激发兴趣。课外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趣味实验、设计实验、家庭简易小实验等 ;(3)组织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举办讲座、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化学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创新之迷,犹如“哥德巴赫猜想”令人向往。实践表明,谁把握了它,谁 就拥有未来。中学化学教育中,不仅应该使学生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更应该让学生知道,世界怎样才能更美好。使之成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调动他们创造的欲望和动机。在显示本学科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希望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不要以过多的考试把学生束缚在接受现有知识上面,要更多地传授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多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因此,全面提高和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