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在地理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阅读:142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31 9:01:57
四、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教学过程,实则是教与学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由学生主动去学。首先教会学生从课本地图和文字、地图册上获取知识,其次引导、指导学生从新闻、报刊、杂志、甚至网上查询、获取地理知识。具体做法是,教师作示范,教给方法或作法后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要求学生从各个渠道提取信息并归纳整理,以恰当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在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和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学生从地图册、《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甚至网络中收集信息,整理后以法庭辩论的形式展示出来,辩论过程相当精彩。在讨论到防治措施时,一名学生提到美国以燃烧玉米的方式来改变空气成分以防止全球变暖,这是从新闻上获取的信息,该信息是老师所未知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区域的学习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谈本区印象”活动,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这个区的情况,学生反映相当踊跃,尽情展示自己渊博的课外知识,有富知识性的,也有富趣味性的,这个活动的直接效果有三:一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增多,增加信息的获取渠道;二是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同时适时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所知知识的地理原因和背景,进一步体会生活与地理的关系;三是极大地刺激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积极性,每学习一个新的区域,都会有不少学生提前找好资料以备交流。师生反馈信息的结果,是老师更有兴趣地指导学生,学生更有兴趣地从各个渠道去学,师生共同进步。
五、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随着计算机进入课堂、进入家庭,信息技术就与教与学连在一起。教师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展示收集的信息。新时代教师的一个新任务是学习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服务,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交流。在《亚洲》一节中,笔者将学生按小组分区收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的文化特色并分析当地文化与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的关系。在收集之前,笔者教给学生网上查询信息的方法,将自己的网站地址告诉学生,学生可以从网站中查找所需要的材料,也可以从“友情链接”处进入一些资源网站、科普网站,方便地进行查找。查找到所需资料后,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学生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他们提供的信息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开眼界,很多小组学生还能够将成果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成CAI展示出来,别开生面;更有一个小组展示了从越南和缅甸带回来的木器和玉坠……老师布置的研究性作业,竟然能够收到如此的效果!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视野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若我们还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教学,结局只能是被淘汰。可以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必由之路。
六、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从第二节课开始,“合格地球人”考查就贯穿到笔者的几乎每一节课,学生回答的结果也被记录下来作为学期末评价的依据,此外,平时每一次开放性作业的评价、课堂上一次精彩的表现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在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上多方考虑,努力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具体作法有:教师的鼓励性、激励性语言;学生的鼓掌;小组之间的竞赛;对特殊学生的特别评价等,在期末总评中,他获得了优秀。一学期过去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高涨,也分外重视自己平时的点滴积累,“一卷定结果”的观念在地理学科首先得到了突破。
此次课程改革,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结果评价方式的改革,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功的。因为,遵循课程基本理念去进行教学的教师得益了,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习的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师生教与学的过程是双方素质提高的过程。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