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从心理学角度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147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3/28 11:53:44
  内容摘要: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本文依据心理学中学习心理的理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学习兴趣、思维定势、问题情境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程颐也很强调学和思的结合,他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通过多问、多见、多识、多听等获得感性知识,而不经过思维加以分析整理、引申归纳、对比推论,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话,学习是不会有收获的;反之,如果只会枯坐在斗室里冥思苦想而不去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那么就算你思考得再勤,也是枉然。
  心理学家对思维下了这样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认识过程。可见,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体会到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在于狠抓思维的启发、诱导、训练和发展,以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因此,培养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结合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一些理论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前提。
  心理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持久兴趣的学生,会自觉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排除干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用现象变化比较明显的化学实验引入新课。如:氯化氢的“喷泉实验”、铝热反应中的“铁水奔流”、浓硫酸的“烧杯里长出了黑面包”等现象非常明显的实验,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亦可以在教学中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学生随堂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利用课外知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指出,青少年的求知欲如不再次激发,难已维持长久。因此一节课不可能全是“高潮”,而应该有节奏。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穿插介绍科技新成就、化学家趣事等,既可调节节奏,又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打下基础。
  3、增强教师教学艺术性,同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独具匠心,教具模型的恰当展示,多彩多姿的课堂演示实验,幽默形象的比喻,生动有趣的语言,都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同时还要注意把师生间单调的课堂教学的知识交流转化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舞台,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也就是思维惯性。在教育心理学中,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感性认识去解决命题时既定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思维定势可表现出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行的更敏捷、更省力,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正迁移作用,即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考虑问题,使学生对面临的问题常常盲目地搬用已有的经验,使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情境的特点做出灵活的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也就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即消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的影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材的深入和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建立良好的思维定势,可使学生熟练、迅速、正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
  例如:对气体的收集方法问题,可有意识的培养和建立这样一个思维定势:
  气体的收集方法适用气体 判断依据 举例
  排水法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气体分子的极性和性质 O2、H2、CH4等
  排空
  气法 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 气体相对分子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大小比较 Cl2、CO2、NO2等
  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 H2、CH2=CH2等
  排饱和溶液法在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气体分子的用途和性质 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建立了这样一个思维定势,要解答有关气体收集方面的题目就简单而且迅速了。
  思维定势虽有积极的方面,但也存在消极方面。要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必须要先突破思维定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法,因此在教法上,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新课的导入,问题的提出,内容的讲解可以变换不同的方法,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一方面突破思维定势。
  其次,可采用一题多解等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抓住主要矛盾,突破固定不变的解题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亦可用变化题型,加大思维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或可设置一定的思维陷阱,防止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在学生由于思维定势而发生错误的知识点上设计一些题目,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例如:把pH值为9的强碱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c(H+)是原来的:A、约1/1000倍 B、约1/100倍 C、约100倍 D、约1000倍.
  此题学生在解答时常因为思维定势而产生错误,教师应在讲清溶液中的H+虽只来自于水,但在稀释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也发生变化这一实质后,引导学生注意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用好思维定势,可以激发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和善于思考,使学生能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从而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探索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发人深思的问题情境,经常使思维处于激活状态,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前,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授原电池一节内容时,我有意识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先引导学生把一根铜丝和一根铁丝分别浸入盛放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2、然后把两根金属丝置于同一盛放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与前面的操作进行对比。3、把两根金属丝用导线相连后,置于盛放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4、把两根金属丝用导线在中间连接一电流表后,置于盛放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5、讨论,总结。通过实验操作,提出问题,带着疑问,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创设这样的新问题情境,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只知道死记课本知识,对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理解不深刻,就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如果能创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奇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从本质上去认清化学现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在教学中,若能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也就是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然后要求依据所给信息,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则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