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让公开课在“常态”中凸显精彩

阅读:11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4/15 20:45:58
  一、教学对象“在场化”

一位老师到一所偏远农村高中借班上课,课文是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面对陌生的学生、全新的教学环境,这位老师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作了这样的导入:

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1:要能分析和评价课文所讲的观点。

2:能把握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

师:从大家的发言看来,同学们预习课文很认真,能够独立提出问题。

以上案例看似一个自然的、不加雕琢的课堂导入,实则是教者精心设计的。其妙处在于教者将公开课“常态”化,用一个十分朴实的提问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使课堂教学对象具有明显的“在场”化感觉。一个简单的提问,目的在于了解这所“偏远农村高中”的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情况,为动态地调整后面的教学进程作好了铺垫。

二、教学流程“实在化”

真正的“常态”课往往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其教学流程没有什么特别惊人之处,朴实、扎实、真实是其最大的特点。

我们来看上述那堂课后面的教学流程: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一起逐个解决。

教师要求勾画文中的观点句;学生勾画并理清作者基本的思想倾向,归纳出中心论点。

教师联系课文比较“你是……”和“你这……”两种句式的差异,学生分析文中的其他实例,领悟“咬文嚼字”的作用。

上面的教学流程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看不见花哨的表演,但做到了讲练结合、读写结合,不但具有整体感,而且具有层次感。在教学中,几次练习被有效地穿插在分析和讲解之中,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凸显了教学过程的精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文本探究“深入化”

关于对“推敲”的讨论,是教者精心安排的又一个环节。他先引导学生发言,最后自己作了点评与小结:

老师觉得探究是“推”好,还是“敲”好,既要联系课文看朱光潜先生的观点,还要看原诗的意境。朱老的观点是用“推”好,原因是能表现当时孤寂的意境,而用“敲”“不免剥啄有声”,会惊起宿鸟打破沉寂而平添搅扰。但是,联系原诗,老师根据小时候夜晚用弹弓打鸟的经历看,还是用“敲”好。你可以想象:院外,和尚敲门,院里主人不在,敲门声却惊动了栖息的鸟儿,打下几片树叶,敲破一池琼瑶……这不恰恰以动衬静,体现了夜的“幽”和“趣”的意境吗?

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时,教者不拘泥于课文之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朱光潜先生在课文中对“推敲”二字用法的观点作了适当点评,还十分到位地讲出了自己认为用“敲”更好的理由。从教师的角度看,深入钻研教材需要对文本做好披文入情、品味涵泳的工作。对学生而言,有了教师的这种示范,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地认识到:理解课文还可以像这样去找出作者观点的不合理之处。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探究文本,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辨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必需化”

我们有些教师一提起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就会想到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要使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但笔者认为,运用教学手段关键要看当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是否需要,所用的这些教学手段是否实用有效。那种不顾教学对象,不顾教学内容,不管教学情境是否需要,都一味地在课堂上把声音和图像摆弄一番,以“吓唬”听课者的做法,其教学效果令人担忧。在上述这堂课上,教者同样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听课者眼前并没有缤纷的图像,耳畔也没有缭绕的音响,教者仅仅通过一段段文字的演示,用比较常规的教学方式,便完成了整堂课的精彩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教者处理演示文稿也是精心构思过的,例如将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演示出来,具有一定的深意;而其他的训练学生“咬文嚼字”的例句的演示也都是必需的。这一点也为我们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带来了新的启示。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李跃进

     来源:网络|http://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