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有关高考加分的政策再度被媒体聚焦: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并非新规定。2004年《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就已经明确提出,取消上述五种高考加分项。同时,有些加分项继续保留,比如,“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
取消加分项的首要考虑,当然是基于公平。以体育加分为例,过去一直是舞弊的重灾区。有媒体曾统计2009-2014年曝光的15起高考加分负面案件,有12起涉及到高考体育加分。所以在《通知》里要取消的项目中,排在最前面的也是体育加分。在压缩加分项目的同时,要求“加强加分考生资格信息公示”,同样是强化高考公平的配套举动。
不过对不少家长而言,最关心的恐怕还是取消竞赛加分。不止高考,现在的小升初和中考,奥数、科技类竞赛荣誉,也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培训+比赛”的产业链,没有起到开拓学生心智、训练思维的功能,反倒养肥了一批培训机构。为“起跑线”焦虑的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报名各种竞赛培训班,从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形成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2001年,教育部要求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但直到今年,政策才显示出效果来——原定于3月10日举行的“华杯赛”决赛暂停,“中环杯”和“学而思杯”也相继宣布停赛,这被视作奥数降温的信号。但疑问在于,顶着禁令火了17年的竞赛,如何清除其土壤?取消高考加分后,如何让竞赛回归本位?
取消高考竞赛加分,只是解决了高中升大学环节的招生公平问题。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小升初、中考,与之奉行的是同一套逻辑。高考层面,可以将竞赛逐步纳入自主招生的考量范围,但在高考前的升学中,竞赛还会继续扮演敲门砖角色。除了“一刀切”的禁止,教育评价机制单一的问题仍待解决。
竞赛最为激烈的一线城市,学生的素质和水平,通过传统的教科书和做题、考试,未必能够明确地区隔开来。纯应试和分数竞争无法拉开差距,另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使得学校和家长在分数之外,依靠奥数等竞赛,开辟一条新的评价管道。这正是奥数类竞赛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不是培训机构能量有多大,而是学校离不开这种评价机制。
这意味着取消高考竞赛加分,其意义可能只能止步于减少招生黑幕,在教育导向上,未必能真正撼动持续了多年的竞赛热。
当然,有些竞赛也不需要“一刀切”的禁止。在很多欧美国家,它被视作训练学生思维、发掘科学奇才的重要工具。就在近期,北大、清华分别设立“数学英才班”,录取对象就包括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取得优异成绩者。取消高考加分,和发现真正的特长生和人才,其实并不矛盾。
要让竞赛回归本位,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在分数之外,教育如何更多元化地评价人才?最立竿见影的,是强化自主招生,让学校根据自身的方向和特点,来灵活选材。而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体系纵向来看,现阶段最具导向意义的还是高考,高考评价机制的是否综合化,决定整个小学、初中、高中,以何种原则来培养学生。
这意味着教育部门的放权,意味着大学在招生上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显然,这条路依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