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资讯 >  阅读文章

电视剧《小欢喜》热播:在高考面前人们的悲欢相通

阅读:24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9/8/30 13:59:01

 近段时间,黄磊、海清、小陶虹、沙溢等一众老戏骨领衔主演的《小欢喜》正在热播中。这部围绕三个高考家庭展开的现实题材剧,被指描绘了“家庭教育图谱”,是高考压力下的中产家庭困惑“速写”,也因此引发了海量讨论。

  中产“TOP5”群体教育困惑的“速写”

  这些年,跟高考有关的影视剧不少见,但“高考”经常简单地沦为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青春或爱情。《小欢喜》则不只是“借壳”,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三个高考家庭(方家、季家、乔家三家)的生活场景。

  方家是典型的慈父严母家庭,父母都是公司中层,孩子方一凡则是个典型的健康家庭成长起来的少年,各方面全面发展,却唯独成绩一般,他的成绩成了家庭最大的困惑。

  季家是个父母缺位、亲情疏离的家庭。父母是公务员和孩子长期不生活在一起,父亲为官,谨小慎微;而孩子则由经商的舅舅看大,外放张扬,喜欢赛车,二人的价值观差异,让家庭氛围时时紧张。

  乔家则是离异家庭。母亲原本是金牌物理教师,但为了抚养女儿而辞职,对女儿英子极为严苛,逼她生吃海参、燕窝,对她的学习严加看管,即使是祈愿的气球也被逼写上高考分数。家中父亲一心想为孩子解压,而这也构成了冲突所在。

  三个高考家庭,他们虽然家庭情形各异,却都有着相似的教育困惑。这也是现实情状的投射。

  现实痛点和民生痒点,往往是可待现实题材剧挖掘的“金矿”。所以这两年,教育题材的电视剧挺多。至少在这个暑期档,在一线卫视上星播出的教育题材剧,就有《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三部。

  这些剧集往往都是聚焦几个家庭,采用多线索叙事,由点到面,从个案反映群体,《小别离》《陪读妈妈》《少年派》《小欢喜》概不例外。

  但以往同类剧集会以家庭区分阶层,如《小别离》中三个家庭分别代表有钱阶层、中产阶层、平民阶层,关注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孩子教育的差异。《小欢喜》则有些不同,它不那么关注不同阶层的教育分化,主要对准的是北京中产阶层里顶尖的那一撮人的教育困惑。

  中产阶层的范畴相当宽泛,如果以媒体曾提到的“中间阶层的年收入在15万以上”为标准,那一线城市中的中产比比皆是。近来有女作者抛出了个“TOP5”的概念,意指生活水准处于上流的群体。《小欢喜》里的三个家庭,是庞大中产里最顶尖的那5%。

  剧中方家是三个家庭里“混”得最差的,哪怕如此,他们在北京市中心高档小区有一套目测至少120㎡的住宅,夫妻俩都有汽车,在男主方圆(黄磊饰)失业前,夫妻二人都是公司里的中层。

  乔家夫妻离异,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商人。在北京房价大涨前买了5套学区房,身为母亲的宋倩(陶虹饰)离婚后手上有4套,自住一套,其他的每套出租价每月一万五左右,完全是躺着收钱。

  季家属于官员家庭,夫妻俩都是公务员,季父(王砚辉饰)是一个区的区长。季杨杨的舅舅有个卡丁车场,有法拉利,信用卡随便季杨杨刷。这也是不太差钱的一家。

  这部剧之于很多观众的一个冲击是:原来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有户口、有收入的家庭,也会为孩子高考问题发愁——还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那种愁。剧中的三个家庭,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怎么奋斗都不一定达到的终点,但之于他们而言,这依旧只是起点。

  不必太困惑,总有小欢喜

  《小欢喜》让人联想到今年初的爆款韩剧《天空之城》,其故事设定在“一座韩国顶端0.1%上流所居住的城堡”,这座城堡是首尔一所著名医院的附属生活区,有资格住在里面的医生和教授太太们唯一目标,就是让子女进入名校医学院。

  《小欢喜》与《天空之城》只是一体两面,前者以家庭的温馨、以喜剧的风格包裹住困惑,后者则直接、赤裸裸地呈现教育困惑底下父母的疯狂。

  无论中韩,中产阶层里顶尖的那一小撮的困惑是一致的:恐慌于阶层的坠落,希望孩子能够巩固父辈已占有的社会地位和资源。

  对他们来说,孩子仅仅考上大学可能都是不够的,还得是名校。《小欢喜》中,母亲宋倩就要求女儿必须得上清华——为了督促女儿学习,她在客厅和女儿房间之间弄了个透明玻璃窗口,以便随时监控女儿。

  为什么非名校不可?中国没有相关的调查数据,韩国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韩国三大高等学府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总共诞生了韩国70%的大规模企业 CEO 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2018年在韩国五百强企业中,44.8%的总裁来自这三所高校。

  外地的孩子想考到北京去,北京的孩子想考到北大、清华去。目标不一样,教育的困惑却是一致的。因此,哪怕宋倩自己有4套房了,躺着挣钱了,她仍疯狂地控制着女儿的学习和生活。

  毋庸讳言,有教育困惑很正常,向上流动的欲望本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问题在于,不要因为困惑而疯魔,不要因为成绩而彻底牺牲掉孩子的快乐、兴趣、家庭和睦。

  但困惑不是生活的全部。可以预见,围绕高考抑或是其他问题的焦虑,也总会存在。但无需将其夸大或渲染,本质上,最该焦虑的是焦虑本身。

  《小欢喜》其实也对这种困惑做出了价值层面的疏导:即使生活在困惑之中,依然可以处处皆有小欢喜。

  这种小欢喜,体现在同学间的嬉戏与比拼中,体现在父母孩子间的关爱互动与和解中,也体现在他们共同面对高考生活的拼搏、向上的态度之中。

  剧中的佛系父亲、虎妈、叛逆系孩子,还有父母子女都承压的状态,在曾经的我们身上随处可见。“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再以叛逆或理解作为反馈,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寻常可见的场景,它不反映在高考上,就反映在其他方面。

  高考的确会给人压力,但这只是生活的一抹颜色,生活的万花筒还会绽出其他光色,也在颜色跟颜色的交汇中生出很多不同的况味。

  而“小欢喜”“小确幸”,就藏在这别样的况味之中。

     来源:网络  编辑:b-box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