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地方正在火热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干部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改进工作作风、书写为民情怀,勾勒出扎根实际、联系群众的生动图景。
不禁想到一则故事。(过渡)上世纪50年代,彭德怀到基层部队视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而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政局不稳时,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并借此告诫干部“要常坐坐矮板凳”。(点题)坐矮板凳还是高板凳,看似小问题,却映照着思想觉悟,检验着群众意识。(以小见大)
常坐坐矮板凳,就是要以基层为镜,拜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释义)“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只要把种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在人民当中“生根、开花、结果”。基层蕴藏着群众的无尽智慧,潜藏着人心的无穷力量。勇于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向上生长。(设喻说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多想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才能“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板凳究竟该怎么坐?(以问引路)关键是要跟基层面对面、与群众心贴心,涵养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