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 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编辑
(人民版)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讲“斯大林模式”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教案必修2(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046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19/9/15 13:39: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

(1)工业化

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过程:1925年,联共()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6年到1928年,改建、扩建、新建一大批企业;1928年到1932年,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到1937年,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

成就:到1937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77.4%;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弊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

误区警示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

(2)农业集体化(考试不做要求,略)

2.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3.内容

(1)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表现: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排斥市场调节,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影响: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从长远看,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

(2)政治体制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