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 计算题的满分策略
赢取满分策略①——“善于拆分,大题小做”
计算题通常被称为“大题”,其原因是:此类试题一般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涉及的物理模型较多且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运用较多的物理规律进行论证或计算才能求得结论,题目的分值也较重.特别是压轴题25题都是一个较复杂的运动过程,整个运动过程往往是由多个连续的、简单的运动过程有机链接而成,能否顺利解题关键是同学们能否顺利地将整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分解为独立的、较为简单的过程——即大题小做,各个击破.
“大题小做”三步曲
第一步:细心审题
(1)注意关键字句,明确解答目标
(2)加强判断推理,找出隐含条件
(3)关注过程细节,弄清内在联系
第二步:用心析题
(1)过程拆分——快速建模
物理计算题中研究对象所经历的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在审题获取关键词语、隐含条件后,就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即对研究对象的各个运动过程进行剖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确定每一个过程对应的物理模型、规律及各过程间的联系.
(2)活用规律——准确答题
解答物理计算题时,在透彻分析题给物理情境的基础上,要灵活选用规律和方法分步列式、联立求解.
第三步:规范答题
(1)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有必要的方程式
(3)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例] 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 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 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 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 C,g取10 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求: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甲的速度v0;
(3)若甲仍以速度v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过程拆分】 第(1)问可拆分为2个小题:
①求乙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的速度?
建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绳”模型
规律:牛顿第二定律 mg+Eq=
②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x?
建模:乙离开D点后做类平抛运动
规律:2R=t2 x=vDt
第(2)问可拆为2个小题:
③甲、乙两球刚碰后乙球的速度是多少?
建模: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B→D过程)
规律:动能定理 -mg·2R-qE·2R=mv-mv
④甲、乙两球刚碰后甲球的速度是多少?
建模:弹性碰撞模型
规律:动量守恒定律 mv0=mv甲+mv乙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mv+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