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选修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3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385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5/16 8:21:0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俄国的农奴制与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改革的根本原因

1.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的发展历程

①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农奴制开始形成。

②正式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③不断强化:18世纪以后,包括彼得一世在内的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④面临危机:19世纪上半期,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

①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公开出售农奴,甚至用农奴作为贷款抵押。

②农奴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后才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承担很重的赋税

③农奴受到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表现

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

19世纪中叶,俄国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英法等国,交通运输业也差得很远。

(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和国内市场。

(3)后果: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深度点拨]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废除农奴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二、新思潮的涌动——改革的社会基础

1.十二月党人起义

(1)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

(3)时间:1825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2.知识分子的争论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

(3)概况

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拓展点拨]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的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92“学思之窗,思考:

他为什么这样评论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

提示 因为俄国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必然会被历史淘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三、克里米亚战争——改革的直接原因

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国内矛盾

2.经过

(1)1853年,俄国侵入奥斯曼帝国,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英、法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派兵参战。

(3)英、法与俄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展开激战。

3.结果:1855年秋,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和约。

4.影响

(1)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俄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激化了阶级矛盾。

(3)迫使亚历山大二世走上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深度点拨]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俄国而言战败是必然的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抗衡英、法先进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